人類最初為何想開始旅行?──想開開心心地迷失方向,從熟悉中抽身,為新事物驚豔。這不是一本傳統的旅遊書,反而更像是一種珍奇屋,揭露大家意想不到、忽略掉的奇特及神祕地點。厚達480頁的豐富內容,帶你遨遊世界七大洲,探訪各種自然奇觀、特殊建築、歷史故事、科技新知以及難以想像的習俗及活動。
引人入勝的描述、超過800張照片插圖、令人吃驚的圖表、世界各地區的地圖,還有12個世界人氣城市指南:倫敦、巴黎、柏林、布達佩斯、莫斯科、上海、東京、開羅、洛杉磯、紐約、布宜諾斯艾利斯、墨西哥城。不論何時何地翻開本書,都可以讓人身臨其境,驚喜不斷。
庫格穆格爾共和國是全世界眾多「袖珍國家」(micronation)其中之一。這些私人國家往往是立基於藝術作品、社會實驗,或單純只是個人娛樂,並沒有被各國政府承認。
藝術家愛德溫・利普伯格(Edwin Lipburger)受到創作欲望驅使,於1970年和兒子一起在自家農地上打造了一個球型工作室。他們並不知道當地法律禁止興建球型結構,為了保護自己的創作不被拆除,利普伯格父子創立了自己的庫格穆格爾鎭區,建築物周圍還有自製的路標。
後來法律爭端擴大,利普伯格試圖宣吿該建築物為自主聯邦國家―庫格穆格爾共和國―甚至發行了自己的郵票及貨幣,並且拒絕繳稅。利普伯格最後在1979年時被判入獄服刑10週,後來得到奧地利總統特赦。
利普伯格父子
1980年代初,奧地利的文化部長提議將庫格穆格爾移到維也納的普拉特公園(Prater Park)。利普伯格父子同意了,條件是要有自來水、電力和排水管,不過這些設施一直沒有實現,導致他們與維也納市政府之間一直爭端不斷。
利普伯格在2015年去世,他兒子繼任了共和國總統一職。這棟建築如今成為美術館,可擧行展覽及表演。這個自豪的「袖珍國家」共計約有600位非居住公民,儘管它的空間無法同時容納全部的人。
歡樂墓園博物館
在歡樂墓園(羅馬尼亞語為Cimitirul Vesel)中,600多座色彩繽紛的木製十字架,記載了深埋在六尺之下逝者的人生傳奇、不堪回首的過往和彌留之際的遭遇。幾乎小鎭中每位逝者的故事都可以用鮮豔的色彩、活潑的圖案和五行打油詩來展現,例如十字架上畫著被砍頭的士兵和被卡車撞的村民。
碑文更是出乎意料地直白,而且十分有趣:「在這沉重的十字架下安息著的人是我的婆婆……請不要叫醒她。如果她回家,會把我的頭咬下來。」
墓園獨特的風格是由當地人斯坦・伊萬・珀特拉斯(Stan Ioan Pătraş)創造的,他從14歲就為墓園雕刻十字架。1935年,珀特拉斯開始用本土方言為死者創作機智又反諷的詩句,並在十字架上繪製死者的形象―通常是展現他們的死法。
珀特拉斯的十字架
1977年,珀特拉斯逝世,此前他已完成了屬於自己的十字架,並且將房子和生意留給了最有才華的學徒杜米特魯・波普(Dumitru Pop)。在過去的30年間,波普一直堅持著雕刻工作,還把工作室變成了歡樂墓園博物館。除了十字架上偶爾出現的黑色幽默文句,波普表示從來沒有人抱怨過他的工作。
「我描述的是一個人眞實的人生。如果他喜歡喝酒,就寫他喜歡喝酒,如果他喜歡工作,就寫他喜歡工作……在小鎭裡沒什麼好隱瞞的……實際上,家屬們也希望在十字架上展現逝者眞實的人生。」
瑞佐克刺青店
瑞佐克刺靑店是目前僅存的朝聖者刺靑店,古文化器物在這裡遇見當代機器,豐富的歷史與現代科技交會。
小店鋪位於耶路撒冷舊城的雅法門(Jaffa Gate)內,上頭掛了塊大招牌,寫著這家店自西元1300年就開始營業。700多年以來,瑞佐克家族一直在為客人服務,將他們的信仰留在身體皮膚上。
身為科普特基督教徒,他們已經在耶路撒冷定居了好幾代。家族早在埃及學會了這項手藝,當地的虔誠教徒也有類似的紋身。這種銘文紋身可追溯到8世紀時的埃及和6世紀時的聖地(現今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東羅馬帝國的史學家普羅柯比斯(Procopius)就曾在著作中寫到刺靑的基督徒身上帶有十字架的圖案和基督的名字。
以前的刺靑原是中東和埃及的基督徒用來表達自我認同的方式,後來隨著信徒來到聖地朝聖,他們選擇在身上留下永恆的見證。
瑞佐克刺靑店的石牆及外露的桁架看起來充滿歷史感,像是博物館裡才有的箱子裝著祖傳寶物,牆上展示的照片讓客人窺見家族的過往,還有朝聖者的口述記錄,讓我們了解16世紀晚期的刺靑師傅如何把縫紉針固定在木柄尾端,以此方式來替人紋身。
國際友誼展覽館
和所有國家領導人一樣,北韓前領導人金正日和金日成在統治期間收到了來自各國政治家的禮物。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這些禮物目前陳列於一座擁有120間(或更多)展廳的博物館,以展現世界對兩位已過世領導人「不可磨滅的敬愛」。
大部分禮物(約10萬件)都是遵循外交禮儀的普通紀念品,例如花瓶、菸灰缸、書和筆。還有一部分極高級的禮物,來自渴望與北韓交好的領導人。動物戰利品是此類領導人喜歡相互饋贈的「佳品」,例如古巴政治家卡斯楚(Fidel Castro)贈送的鱷魚皮公事包,以及被自己的國民推翻並殺死的羅馬尼亞領導人希奧塞古獻上的熊頭標本。
蘇聯領導人史達林則採取了送禮「越大越好」的策略,贈送了一輛防彈豪華轎車(除了派頭夠大,也夠用心良苦,因為金正日和金日成兩人不喜歡坐飛機)。2000年,美國國務卿歐布萊特(Madeleine Albright)在訪問北韓後,送給金正日一顆麥克・喬丹(Michael Jordan)的簽名籃球、索尼隨身聽、卡西歐電子琴、蘋果電腦,以及巴西足球巨星比利(Pelé)的簽名足球。
在這些富有創意的禮物中,最令人費解的是尼加拉瓜「桑定民族解放陣線」(Sandinista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贈送的直立鱷魚標本,鱷魚手上還托著一個放了雞尾酒玻璃杯的木托盤。
埃及門農巨像
這對巨型雕像(如今看起來已經不像一對了)從西元前1350年就聳立於現在的底比斯墓地(Theban Necropolis)上,歷經了數千年的摧殘,承受著炙熱的沙漠太陽和偶發的尼羅河洪水。
這對古老的埃及雕像是法老王阿蒙霍特普三世(Amenhotep III),他是第18王朝的統治者。這對雕像豎立在他已經消失的喪葬神殿兩側,在全盛時期,那曾是全埃及最奢華的神殿。褪色的側版上雕刻著尼羅河神哈皮(Hapi)。
儘管洪水讓神殿只剩下殘存的廢墟,這對雕像仍然撐過了許多天災。西元前27年時,一場地震嚴重破壞了北邊的巨像,上半部崩塌,下半部裂開。受損的雕像不只在困境中倖存下來:地震之後,雕像還會發出聲音。
黎明之際,當沙漠第一道陽光灑落在炙熱地平線時,破碎的雕像就會開始唱歌。曲調強烈,不算宜人,轉瞬即逝,像是召喚神靈的超凡之歌。到了西元前20年,來自希臘羅馬世界的貴客,會長途跋涉穿越沙漠,參與這日出時的聲音奇觀。
破碎雕像的聲音
有人說那聲音聽起來像敲擊的銅管樂器,也有人認為那像是里拉琴弦突然斷掉的聲音。這種怪異的曲調,就是為何這對古埃及雕像最後卻有個從古希臘借來的名稱。根據希臘神話,門農是黎明女神伊奧絲(Eos)在凡間的兒子,他被阿基里斯(Achilles)殺死了。
據說從破碎巨像裂隙中傳出來的怪異哭嚎聲,是每天淸晨門農哭喊著母親的聲音(現代科學家認為淸晨的熱度導致卡在雕像裂隙中的露水蒸發,造成接連的震動,與稀薄的沙漠空氣產生回響)。
羅馬人出於好意,在西元196至199年之間讓歌聲安靜下來了。當時羅馬皇帝塞提米烏斯・塞維魯斯(Septimius Severus)造訪了這對著名的雕像,但卻沒有聽到轉瞬即逝的聲音,據說為了博得神諭紀念碑的好感,他決定修復破裂的雕像。此次重建損毀了雕像的外觀,看起來不再像是一模一樣的雙胞胎,同時也奪走了巨像著名的歌聲,讓曲調成為古老世界失落的聲音傳奇。
澳洲馬里人
1998年6月,私人飛機飛行員特雷克・史密斯(Trec Smith)在飛往內陸庫柏佩地(Coober Pedy)時看到了一幅長4.2公里的巨型畫作:一個裸體的原住民男性,左手抬起,正準備向某個目標擲出獵棒。
人物比例完美,寬線深入地面約25.4公分,似乎是剛剛完成的作品。製作這幅畫需要規畫、準確性和充分的膽量,但尙未有人承認自己是創作者,顯然也沒有人目睹創作過程。(宇欽/輯)
《祕境:隱藏版世界奇觀的探索珍藏集》
作者:喬許.弗爾, 狄倫.圖拉斯, 艾拉.莫頓
出版社:日出出版
其他書訊:
《最高附加價值創造法》
作者:田尻望
出版社:幸福文化
業績連續三十年成長、毛利高達80%、營業利益50%以上的自動化設備大廠「基恩斯」(KEYENCE),以其獨特的「附加價值」手法,讓客戶甘願掏出翻倍價錢買單。除了製造,也培育出許多頂尖的開發及銷售人才。
精準抓住客戶潛在需求,創造出帶來獲利翻倍的產品或服務!出身基恩斯的作者──田尻望,將其作法及獨立創業後的經驗,彙整成一般企業及個人都適用的技巧,助你迅速挖掘客戶潛在需求,為產品或服務創造最高利潤。
《哲學直播室:德國公民啟蒙哲學讀本》
作者:約爾格.彼得斯, 貝恩德.羅爾夫
出版社:PCuSER電腦人文化
許多經典的理論、論述皆源自偉大的哲學家,但哲學原典文字艱深,若未曾受過哲學思考的訓練,常會不知如何以「批判性角度」閱讀,進而錯失認識哲學的機會。有鑑於此,德國二大哲學博士攜手合作,精選18大哲學理論,以虛擬對話的方式,搭配德式幽默,呈現哲學迷人的一面。
本書從哲學人類學開始,帶領讀者一同證明「人類是一種匱乏的存在」、解釋人類的心智是「尚未書寫的紙」,最後則以我們如何理解「理解」作結。全書脈絡清晰,哲學推演嚴謹,適合初接觸哲學、欲理解偉大思想精髓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