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心》觀察也是醫療行為

施壽全 / 馬偕醫院醫師 2024/10/17 13:28 點閱 213 次
「觀察」是相當常見的「醫療行為」,當醫師發現病人的狀況危急,或即將轉變成危急,或態勢已不容許耽擱,否則就可能會演變得難以收拾時,當然就必須採取行動。(中央社)
「觀察」是相當常見的「醫療行為」,當醫師發現病人的狀況危急,或即將轉變成危急,或態勢已不容許耽擱,否則就可能會演變得難以收拾時,當然就必須採取行動。(中央社)

「大夫,我媽這樣這樣、那樣那樣,怎麼辦?」,「我看一下…,目前評估起來,先觀察就好了。」「不需要做點什麼嗎?」「目前是不需要,就先觀察吧…!再看有什麼變化…。」

觀察的意義

「觀察」是相當常見的「醫療行為」,什麼都不做,也算「醫療行為」嗎?
當醫師發現病人的狀況危急,或即將轉變成危急,或態勢已不容許耽擱,否則就可能會演變得難以收拾時,當然就必須採取行動。
但有時狀況表面上似乎很劇烈,卻非真正的急症或重症,有些雖有異常,但程度輕微且暫時不會對健康有影響,有些現象代表的意義一時難下定論,等等,醫師就會說,先「觀察」就好了。

監測後才能診斷

再怎麼有經驗的醫師也沒有凡事百分之百的把握,可能有看走眼或誤判的情形,但在當下,或許會有幾種可能的考慮,只是實際上也無適當處置方式,只能觀察。比如說,只是輕微咳嗽兩聲,就懷疑染疫?頭痛一下,就想到腦瘤?觀察觀察吧,無限上綱的猜測會讓人精神崩潰。

觀察當然不是放過就不予理會,觀察的層次看實際情況而定,有一般性的,也有很密切的。但實務上當然也有醫師會配合病家的期待,做了些動作來表示不是毫無作為,但客觀來說,這些動作實際上並無意義,只是安慰性質罷了。

比「觀察」更周全一點的稱為「監測」,監測本質上也是觀察,但若要咬文嚼字計較,可以說,觀察是看「主觀」變化,而監測則是主觀之外,還包括客觀數據的動靜。觀察與監測都是診斷過程的一部分,醫師評估了病人狀況後,沒有採取什麼「動作」,只是要病人「觀察」或「監測」,所憑靠的,就是專業能力,所以也是醫療行為。

不動也是行動

當然,觀察並非醫療的專屬動作,各行各業中,也都各有各專業的觀察。例如,股市經常大起大落,誰能正確判斷,先觀察不動?投入、加碼或退出?
民主國家要不要與極端政權往來?要不要與專制政權對抗?利弊得失很複雜,但「觀察」,恐怕也是無可奈何中,最保險的動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