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如果修法通過,輿論也同意的話,不是不能核電廠!」甫就任的經濟部長郭智輝30日於媒體茶敘時,拿出親民的態度面對媒體對核電的質疑。他也指出,就現行的電力供需,到2030年都不至於會缺電,但面臨AI發展衝刺期,產業用電量預計會大增,是供電最大的變數。針對跳電議題,在場的台電董座曾文生則說,將加速汰換設備。
目前電力不至於缺電
郭智輝表示,上任後,已盤點台灣的電力供應,預計今年7月夏天、10月化石燃料機組退役的時候,會有兩次用電高峰,但「就目前供給的電力,是不會缺電的」。
「蓋一座電廠平均需要六年的時間,即使是離岸風電的電廠也是一樣,」他指出,所以各界也關注2030年前的電力供應,但就現在的電力準備狀況來看,並考量未來電廠退場、且不考慮增設電廠的狀況下,到2030年前可以供電無慮。
AI成電力變數
然而,郭智輝話鋒一轉提到,但如果未來出現大量AI、資料庫的產業需求,就需要重新衡量供電狀況,如果電力需求超過預期,也會啟動相關方案,透過儲電、節電等方式滿足電力需求。
針對跳電事故頻傳的狀況,在場的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解釋說,從2014到2023年,用電戶數增加達11.5倍,相較之下饋線增加僅增加3倍,一旦停電事故,影響戶數也會隨之提高。經濟部也正盤點用電成長高、設備老化、人口成長快等區域,找出高風險地區來汰換設備。
不排除核電廠
面對核電廠延役的議題,郭智輝指出,「2025年到2028年是AI爆炸期」,電力需求上升,將牽涉到核三廠延役,但經濟部是執行單位,只能依法把事情做好,目前依照現在的法規,核三廠已不得繼續運作,將陸續卸載,但這並不會影響到供電穩定。
郭智輝也指出,現在因為法律沒有修改,不能將核電廠當作穩定的電源,但法案修訂的不確定因素太多,不能把不確定性當作供電的依據。他也強調,「如果修法通過,輿論都同意的話,也是可做(核電廠)」
備戰核廢料配套
談到國內高放射性廢棄物選址立法推動進度時,在場的經濟部次長林全能回應表示,核廢料處理是核能最重要的工作,面對高放射性廢料處選址的法規,已成立專案辦公室進行草案的研擬,需要訂定嚴格的法規,才能順利得到核廢料最好的處理發案。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另回應,核二廠機組燃料池已經爆滿,至少兩年的時間才能燃料棒才有可能退出來,這已經是具體核二延役的具體限制,但未來核電使用上,還是需要長期存放射性廢料的場所,將繼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