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停看聽) AI顛覆學術 引發正反評價

張瑞雄 2024/05/08 15:55 點閱 1610 次
像ChatGPT這樣強大的生成式人工智慧(GAI: Generative AI)的出現,已在學術界引起了震盪。(網路截圖)
像ChatGPT這樣強大的生成式人工智慧(GAI: Generative AI)的出現,已在學術界引起了震盪。(網路截圖)

像ChatGPT這樣強大的生成式人工智慧(GAI: Generative AI)的出現,已在學術界引起了震盪,雖然AI寫作助手已經存在多年,但最近AI的進步,讓人們對學術誠信、抄襲以及教學和學習的本質提出了疑問和擔憂。

最終將被接受?

ChatGPT於2022年底公開發佈象徵著一個重大轉捩點,使這種具有顛覆性的技術觸手可及並引發了激烈的辯論。一方認為,GAI是一種革命性工具,能夠賦予學生力量、促進教學創新並提高學習機會的可及性,與其完全禁止這些工具,教育工作者應該教導學生如何以負責任和道德的方式使用它們。

就像過去的科技創新如計算機和互聯網在引發恐慌後最終被納入教學一樣,這種思路認為,一旦GAI的風險被更好地理解,它最終也將被接受。

另一方則認為,這些AI模型對學術誠信和教育的基礎構成了存在威脅。懷疑者擔心,AI生成逼真文本的能力將引發大量借助AI的作弊行為,使得論文和考試等評估形式失去意義。另外還存在更深層次的哲學擔憂,即學生將思考和寫作外包給AI的後果。

人類需努力並負責

大學管理階層對如何規範AI在教育中的作用而進退兩難,大多數機構尚未實施正式指導方針,但科技的快速發展使之成為一項緊迫任務。AI生成的內容如何通過學術審查也令出版商為維護學術誠信而感到棘手,一些出版商發佈了規定,將使用AI要求必須明確說明,而非視為合法的共同作者。這種區分反映了一種觀點,即科學和學術突破最終必須歸因於人類的努力和責任。

更廣義地講,AI革命引發了對知識本質的根本性質疑。人類越來越有可能將不僅僅是例行工作,而且是複雜的分析和綜合工作外包給AI。在人類和AI的貢獻界限變得模糊的時代,我們如何重新定義學習目標和真正掌握一門學科的知識?

培養出信任的環境

在大學和期刊努力制定正式指南的同時,一線教師的觀點也不盡相同。許多人擔心,隨著學生獲得了這個無所不知的數位導師,他們的權威地位和相關性都受到了威脅。另一些人則堅持,他們能夠培養出一種信任的課堂環境,在這種環境中,AI是輔助而非破壞學習。夾在中間的是那些願意利用AI的潛力,但不確定應遵循何種做法的教師。

沒有簡單的解決辦法,雖然借助AI寫作輔助工具可以使教育更加公平和可及,但它也存在減低學習技能的風險。即使AI在技術上不能算抄襲,但它能夠從互聯網上合成和複述資訊的能力也挑戰了原創性的傳統定義。

修訂教育的原理

GAI的興起也加劇了長期存在的關於在資訊時代知識去中心化和科技增強的背景下,什麼才是學習的緊張局勢,隨著機器在一些曾被認為需要人類認知的任務上能力越來越強,我們該如何修訂教育的原理和目標?

也許最根本的是,這場情緒激烈的辯論反映了人類面對AI快速發展而產生的淘汰焦慮,擔心機器會使我們失去價值的恐懼可以追溯到工業革命時期,但隨著GAI在語言、創造力和分析等曾被視為人類獨有的領域展現出獨特的模仿能力,這種存在主義的顛覆變得更加難以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