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歲月〉懷念我的類比時代

朱全斌 2024/03/03 14:15 點閱 1419 次
數位科技帶來了速度與便利,一支手機整合了閱讀、照相與聽音樂的所有功能,紙媒、書店與音像店都式微了,但是我們的滿足感提高了嗎?(網路截圖)
數位科技帶來了速度與便利,一支手機整合了閱讀、照相與聽音樂的所有功能,紙媒、書店與音像店都式微了,但是我們的滿足感提高了嗎?(網路截圖)

日前去欣賞了國際導演文溫德斯的新片《我的完美日常》,故事發生在網路無遠弗屆的現代,可是片中由役所廣司飾演的男主角是一個老派的人,他除了擁有一支不能上網的手機,生活中沒有3C產品,可以說還活在類比時代。

這位以清洗公廁為業的中年男人,雖然在一般人的眼中,職業不高尚,但是卻雅好文藝。他喜歡一邊開車一邊透過卡式錄音機聽老音樂、常去逛二手書店買文庫叢書、仍然在使用膠片相機拍照,拍完還會沖洗出來,從實體相片中挑選….. 電影中呈現這些畫面時,我不禁想到,這不正是自己在90年代以前的生活樣貌嗎?我怎麼沒發現它原來是如此美好?

周末的消遣.逛書店

人是健忘的,如果不是喜新厭舊的話,我們總跟隨著潮流改變著自己的生活型態,等到有一天醒覺,才發現自己在隨著科技轉換消費習慣的同時,也失去了一些可貴的特質,那就是珍惜、專注與沈澱的能力。

在類比的時代,或許是因為選擇比較少吧,生活的步調比較緩慢。我記得以前一天的開始,我總會邊吃早餐邊翻閱著紙本的報紙,包括還有閒情讀讀副刊上的文章。下班後,我喜歡到書店逛逛,看看有什麼新書,雖不見得都會讀,但每個月總會買上個七、八本。

每到週末,都會在書報攤挑一兩本雜誌,作為週末的消遣;一個月至少一次,我也會去誠品音樂館或者淘兒唱片挑一些音樂來聽,小時買黑膠,大了又從卡帶買到CD。

身為電影青年,我更由台幣500元一卷的錄影帶買到影碟(LD)、光碟(DVD)。以前每個社區都可以找到影帶租售店,每次一租好幾卷,不知陪我度過多少個夜晚。

期待回電與交談

在使用膠卷的年代,拿起相機拍照總是小心翼翼,仔細地構圖對焦調光圈,然後帶著滿心期待等到沖洗出來的那刻,碰到滿意的再小心珍藏在相簿裡,有合照地會在底片上註記,並加洗送給朋友。

在以前的時光中,我們好像是比較有耐心也習慣等待的人,寄出一封信,至少三、五天後才有回信;打電話給朋友撲了空,也帶著期待等回電;在書寫時或交談時,都會比較慎重與斟酌著自己的用語。

數位科技帶來了速度與便利,一支手機整合了閱讀、照相與聽音樂的所有功能,紙媒、書店與音像店都式微了,但是我們的滿足感提高了嗎?

更忙碌更焦慮

表面上看,我們擁有了更多的選擇,以及更容易取得的內容,但弔詭的是,我們卻變得更忙碌也更焦慮,精密的演算法讓我們限縮在同溫層中,習慣了短視頻與網路發文,也讓我們失去看長片或閱讀長文的耐性,許多人隔絕在耳機與手機的世界中,逐漸喪失與他人實體互動的興趣。

網路與數位科技的確幫我們節省了許多時間,但如果不能善用這些時間去開拓我們的視野,而讓它們被重複與碎片化的訊息填充,那我還寧願停留在一個比較緩慢但令我覺得平靜與實在的類比時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