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故事〉人口、經濟、環境 交互影響不容忽視

韓乾 2023/10/10 11:07 點閱 3059 次
人口增加對土地資源的利用,影響環境、氣候與經濟。(中央社)
人口增加對土地資源的利用,影響環境、氣候與經濟。(中央社)

在討論人口的成長與環境,及經濟發展之間的互相影響時,有些研究認為,人口成長並不妨礙經濟成長。另外也有人認為,人口成長對環境具有負面影響,因為當人口成長時,必然會增加對自然資源的需求,並且製造污染而傷害環境。反之,環境的敗壞也影響經濟發展。

但是問題的癥結在於擬定經濟發展政策時,我們並沒有把環境影響的成本計算在內。

我們也可以看見,已開發國家,如美國,雖然人口不多,人均消費與生產單位產品造成的汙染卻很高,對環境有相當大的影響。在一個社會考慮其資源與經濟發展,以及環境問題與人口政策時,制度因素應該是一個重要的變數。

人們造成環境污染與社會文化背景有關。技術是中性的,它能整治污染,也能製造污染。技術的應用也受社會制度與人們態度的影響,而且技術水平會影響人們的生活與消費型態,並決定對環境影響的程度。

其實,人口數、成長率、對自然資源的依賴、消費水平與技術水平,都會對自然資源與環境以及經濟發展產生影響。比較重要的有以下五種。而且在時間上是長期而深遠的。

農地流失影響大

根據聯合國的資料,從 1985 年到 2010 年間,每年的水土沖蝕造成 240億噸表土的流失,可能減少 20%∼30% 的糧食生產。

台灣各城市以財政為目的實施市地重劃,把農地改變成建地,使農地大量減少。以台中市而言,從 1992 年到 2007 年,農業區土地減少了 31.4%,實質面積從3,625.93 公頃減少到 2,486.92 公頃。

另一方面,商業區卻從349.24公頃增加到 512.00 公頃;工業區從 613.9 公頃增加到 657.5 公頃。耕地面積從 1998年的 3,937 公頃,逐年減少到 2006 年的 2,986 公頃,八年間減少了 900多公頃。農地減少,無疑會減少對CO2 的吸收,並且造成都市地區的熱島效應。我們如果希望節能減碳、穩定氣候,最重要的政策與方法應該是保護農地。市地重劃應該適可而止了。

森林的破壞與水資源問題

造成森林流失的主要因素:最嚴重的是開墾新農地,砍伐木材則是因為貧窮國家出售森林資源換取外匯。台灣近數十年來愈益頻繁的土石流與洪泛,就是森林破壞與濫墾山坡地的結果。

水污染使土地的品質敗壞,破壞集水區的植被,加速逕流而無法貯存,及補注地下水源。更重要的是,應該把水資源與土地資源的管理納入一個整體的系統。如果仍然拘泥於傳統水利工程的管理概念的話,水資源短缺的情形可能會愈發嚴重。

犧牲生物多樣性

隨著森林的破壞,含有豐富而無法估計價值的動植物遺傳資源也將一併消失。科學家目前發現的動植物物種約有 170 萬種,而實際上存在而未被發現的可能有一千萬到三千萬種。假使人口成長的趨勢繼續下去的話,森林的破壞、水資源的敗壞、土地資源的開發墾殖等因素,將會使許多物種滅絕。

氣候變遷衝擊不小

溫室效應使地球表面氣候暖化,是近代另一個重要的問題。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CO 2 約佔一半。而全世界 CO 2 的人均排放量在2019 年時,約為 4.44公噸。到2100年,全球總排放量預計將從60億公噸增加到360億公噸。1996年占世界人口18.8%的北美、歐洲、日本,CO2的排放量為31.6億公噸,占全球當年排放總量的52.4%。

顯然工業化國家應該更有效率地使用能源,並且減少石化燃料的使用,而研發其他替代性的可再生資源,如:太陽能、風力、地熱、水利等。臺灣在這方面正在起步,努力的空間非常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