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故事〉土地的承載力攸關永續發展

韓乾 2023/09/03 17:36 點閱 3342 次
台灣各縣市政府以公辦都更方式促進公有土地活化再利用,帶動地區發展(網路截圖)
台灣各縣市政府以公辦都更方式促進公有土地活化再利用,帶動地區發展(網路截圖)

如果我們撇開國際地緣政治等因素不談,光就臺灣本身的土地資源與人口關係來看,我們能夠永續發展的前景將會如何?

如何量度人地關係?

一個可以衡量土地資源與人口關係的指標是土地資源的承載力。土地資源的承載力,是指某一特定人口數,與他們所賴以維生的土地資源之間的關係。土地資源的承載力可以用人均可耕地面積來表示,也可以用每人食物熱量calories或營養量,來量度某一地區在某種消費水準之下,可以供養的人口數。每人平均能源消費指數,也可以量度某地區所能支持的工業社會的大小。

在討論人口與土地資源關係時,最重要的自然是糧食。但是除了糧食之外,人類對土地也有非農業的需求。例如生產木材、纖維、燃料、住宅、能源、水、交通與通訊、文化休閒與育樂設施等。聯合國 1992 年在世界環境與發展會議(UNCED),擬定的 21 世紀議程(Agenda 21)說:「估計一個國家土地資源的人口承載力,需要考慮滿足人口生存與生活的需要,及可持續發展的潛力。對於某些關鍵性資源,如水與土地,環境因素如生態系的健全與生物多樣性,都要特別注意」。

土地資源的承載力

學者認為:「土地承載力是在一定的技術水準與消費型態之下,一個地區能夠永久承載而不致降低環境品質的人口數」。因為人類從環境所需索的資源,以及所排放的廢棄物種類繁多;也隨著技術、制度與生活方式,以及氣候等外在因素的的變化而改變。承載力也是指一塊土地在長時間使用,而且不致影響其物理、生態、文化與社會環境的狀況下所能供養的人口數。雖然科技的進步,使人類能在某些方面超越自然承載力的極限,但是最終仍然要取決於可耕地、飲用水,與其他資源的供應。而且能源是現代社會不可忽略的限制因素。

慎防公有地的悲劇

Garrett Hardin從人類生態學(human ecology)的觀點,提出幾個文化承載力的概念:(1) 文化承載力與生活品質呈反比的關係。也就是說,人類對清潔的空氣、水、能源、荒野等所必需的資源需求愈多,則人口的數量更應該減少。我們對物質消費水準的增加,最後會使生態系的承載力降低。(2) 極大化(maximum)並不等於最適當的(optimum)。GDP的極大化,並不等於增進了生活品質。生活品質的提高要從環境生態著手。

(3) 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是毫無意義的。偏微分公式告訴我們,在同一個時間裡,我們無法使一個以上的變數同時極大化。因此,我們只能選擇使人口數極大化,或者是使人口的平均福利極大化。(4)人類生態學的誡命是:你不可逾越大自然的承載力。如果逾越則會使承載力降低,這就是Hardin所說的:「公有地的悲劇」(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5) 任何短期的供給等於增加長期的需求。人口的增加正是問題的所在。

永續前景堪憂

再進一步看,土地資源對人口的承載力應該考慮更多的因素。這些因素包括:基礎建設公共設施是否完善、農業的技術與制度、生產力的成長、季節性或突發的環境變化、社會秩序、能源的供給、文化的優雅性、政治經濟制度、教育資源、土地制度、財政狀況、管理能力、公共政策、個人自由、對天然災變與疫病等危機的處理。

如果我們用上述的概念,來衡量臺灣全省或某個縣市的人地關係。我們或許會發現,不是人口過多,便是公共設施不足、自然生態遭到破壞、都市生活環境遭到汙染。吾人不禁要問,臺灣永續發展的前景將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