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交通環境快速惡化,行政院核定7年投入4百億元,執行永續提升人車安全計劃。未料今年首季交通事故公佈,再創新高,死亡人數達812人,其中行人就有103人。10年之病,求3年之艾,交通問題複雜嚴重,欲洗刷「行人地獄」惡名,需本標兼治才行。
交通紊亂台灣之恥
近年台灣交通建設以及都市規劃,都是汽機車為優先考量,並且放任汽機車無限制成長,導致都市觸目所及,都是車海,高架道路充斥郊區,並未考慮行人路權及安全,加上汽機車駕駛橫衝直撞,酒駕或搶紅燈、黃燈,習以為常,行人安全飽受威脅,如今苦嚐國際一片批評台灣交通秩序聲浪,重創形象及觀光旅遊事業。
國際媒體CNN首度嘲諷台灣交通安全惡化,批評台灣是「行人地獄」,繼之網路批評聲浪不止,甚至諸多國家都提出「旅遊警示」,警告人民赴台灣旅遊,要注意交通安全比治安問題更嚴重,稍有不慎,走在行人道都會被汽機車奪命,嚴重衝擊台灣形象,外人視來台為畏途。
台灣車禍死傷慘重
2022年台灣道路交通事故,竟然高達37萬5632件,死傷50萬1972人,雙創歷史新高,也就是說,去年全台平均每46人,就有1個人因車禍傷亡,每天有9人車禍致死,如以人口是台灣5.3倍的日本相較,去年日本交通死亡2610人,遠低於台灣的3085人,日本「交通零死亡」願景,以及「交通安全基本法」,值得台灣學習。
今年第一季台灣交通事故死亡人數812人,比去年同期的739人,又增加73人,其中行人死亡也增加2 人,若以每十萬人口來看行人死亡數,基隆市1.104人居冠。如與去年同期相較,台北市17名行人死亡,比去年同期增加6 人,台南市10人,比去年同期增加5人,基隆市4人,比去年同期增加4人,交通事故屢創新高,令人痛心疾首。
應徹底重建交通環境
行政院最近通過「道安行動綱領」,並計劃在7年內,投入400多億元經費,改善行人安全,希望能夠鎖定行人安全改善,擺脫「行人地獄」污名,值得肯定,但是,台灣交通環境惡化,政府的政策,如果只是著重在行人道工程面,包括路口行穿線、人行道外擴、庇護島、專用時相、早開時相,終究只是治標不治本。
政府近年來大力推動軌道建設,尤其是6都,全力興建捷運軌道交通系統,但是卻又放任汽、機車無限制成長,形成矛盾現象。截至今年4月底為止,全台機車數量高達1520萬3512輛,汽車849萬3366輛,汽機車總數高達2292萬6176輛,幾乎已達全台總人口數,各都會區大街小巷全部成為停車場,管制車輛增長確有必要。
交通環境應本標兼治
各大城市既已全力發展軌道交通建設,又建立公車網路,仍放任汽機車無限制成長,大幅侵佔行人道或行人穿越道,甚至連人口稠密的市場、觀光區街道、學校週邊道路,處處可見汽機車橫行,逼迫行人讓路,險象環生,市區普遍都是車海,侵佔行人路權及空間,台灣當然成為「行人地獄」。
行政院投入大量資金,改善硬體交通行人環境,究竟能否減少交通事故,以及行人意外,還有待時間驗證。未來,不能治標不治本,應徹底解決嚴重惡化的交通環境,勿放任汽機車無限制成長,都市計劃也要改變觀念,重視行人路權,並嚴格管制汽機車使用空間,建立良好的駕駛習慣,如此我國才能日漸擺脫「行人地獄」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