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氣候〉水資源建設要有戰略思維

汪中和 /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2023/03/22 12:00 點閱 3330 次

春分剛過,夏季的腳步就近了。中央氣象局的長期天氣展望指出,今年春雨仍然偏少,對於正在缺水的南部來說,當然十分失望,只有寄望梅雨季的雨量能夠準時降臨,並帶來豪雨等級的降雨,以紓解當前的旱象。

南部乾旱可勉強過關

受到反聖嬰現象的影響,從去年六月以來,南部的雨量就月月低於長期平均值,集水區雨量不夠,水庫蓄水量也持續向下探。以主要供水的曾文水庫與南化水庫來說,到3月21日,蓄水量分別只有11%及39%,供水情勢嚴峻。

經濟部在二月就開始進行「2023年穩定南部地區供水抗旱計畫」,三月成立「旱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藉著2021年百年大旱的抗旱經驗,除了在嘉義縣市、台南市、高雄市實施減量或減壓供水外,也推動區域水源調配、提升再生水供應、開鑿地下水井、開發伏流水、海水淡化等增加水量的措施,節流與開源雙管齊下,預計這波旱象應該可以勉強過關。

抗旱工程副作用

自1950年以來,臺灣歷經6波乾旱的衝擊,累積了許多的經驗,因此最近3次都由於提前因應,順利度過考驗。基本的處理方式就是,先把耗水量最大的稻作休耕,繼而降低民生與工業用水量,再利用工程手段尋找替補水源,撐過乾旱缺水的困難時期,等到大雨沛降,一切就回復如常。

然而,以往的作法卻有可怕的後遺症。舉例來說,2021年抗旱階段,中部及南部地區開鑿了超過150口深井,今年為了緩解南部的旱象,又在嘉義、高雄地區開鑿了80多口新水井。中南部過去一直都是地下水超限汲用區,這些數百口地下水井加入抽水,將會加劇地層下陷及海水入侵的問題,也加速耗竭有限的地下水資源。

同時為了增加水源,政府還規劃在桃園、新竹、嘉義、臺南、高雄建設日產10萬噸以上的海水淡化廠,且不談海水淡化高耗能、環境衝擊大的負面因素,未來因氣候暖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及暴潮巨浪,也將嚴重威脅傍海而建的海水淡化廠區安全。

水文極端 政策須革新

自從2015年地表均溫邁過升溫1℃的門檻後,全球的水文變化就進入更極端的模式,一方面是長期又面積廣大的乾旱,另一方面是短時超大豪雨的洪澇,並且二者不停的交互發生,從一個極端擺盪到另一個極端,不但災害橫生,還給全世界的水資源帶來十分嚴峻的挑戰。

英國氣象局已經預告,在2030年以前,我們就會進入1.5℃的暖化世界,到時候強降雨與乾旱的規模及頻率還會增高,我們的壓力只有更大,過去的慣常的處理手段將難以因應全新的局面,我們必須尋找更好、更周全的水資源建設戰略,例如可以防洪兼抗旱的「JW生態工法」,就是推動水資源基礎建設的最佳選項之一。

三月22日是「世界水資源日」,今年的主題是「加速改革」,真實又適切的表達了我們的水資源政策不但需要革新,還需要加速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