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台灣內需動能為成長關鍵!台大財金系兼任教授劉憶如24日於北威論壇表示,台灣出口持續衰退,內需今年將扮演重要角色。政府應努力提振民生消費,並拓展出口地區。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則表示,除了爭取美日資源,台灣也需要對中國釋出善意。
提振內需救經濟
劉憶如表示,中國出口持續下跌,去年12月較前年同期下降近10%,為連續第三個月下降,也是自2020年疫情開始以來的最大降幅。她說,目前這趨勢還會持續,短期內不易回到過往水準,因為歐美國家開始降低購買中國產品,因此中國對台灣的訂單也會相應鞥出現下滑。
「面對出口衰退的狀況,中國一再強調加強內需,台灣政策也應該如此,」劉憶如說,台灣整體太依賴出口,且仰賴單一的中國市場,導致今年表現不佳,如去年第四季出口衰退8.6%來看,今年第一季出口市場預測也會是負數。
她說,今年國際經濟情勢不佳,台灣經濟結構也出現轉變,我國政府應提高警覺,在拓展出口地區來分散風險之外,也應該提振內需市場,緩衝出口衰退的衝擊。
和統仍是中國主調
張五岳則樂觀看待中國今年的經濟表現,「今年中國經濟表現會比去年好」。他指出,目前中國經濟相對重視三個顏色的議題,包括「綠色」的環保問題、「藍色」的勞動權益與「紅色」的政治議題,
他指出,台海如果發生衝突,美國勢必會如俄烏戰爭支援烏克蘭一樣,支援台灣,中國貿然武統恐會付出重大代價。張五岳認為,中國目前和統才是主要論調,除非台灣觸碰到中共的紅線,推動台獨,否則2027年以前不會武統台灣。
「兩岸不會終止《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張五岳說,目前兩岸商品交流的限制只在石斑魚與柑橘類食物,且是透過檢驗檢疫的方式來阻礙,不會影響到ECFA。
他指出,北京也不希望與台灣脫鉤、希望維持經貿聯繫,預計疫後兩岸會逐步恢復正常交流、航點也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