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特稿】行政院11日緊急舉行關稅談判記者會,但從副院長鄭麗君、秘書長龔明鑫與談判代表楊珍妮,說的都是我國稅率變化、廠商影響評估、爭取232關稅等,但民眾期待的各產業的紓困方案、為何台灣不能爭取關稅不疊加計算,我方需要投資美國多少、開放什麼產品進口我國等資訊都付之闕如,若持續做無效說明,民眾的擔憂恐不減反增。
重複說詞難安民心
近來關稅議題引發各界關注,且近日各方才知道我國的20%關稅是疊加在原有稅率,加上日、韓都有爭取免疊加關稅,政府遲鈍的反應引起輿論譁然。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秘書長龔明鑫等官員雖緊急召開記者會,盼安撫民眾情緒,但整場記者會下來,對於民眾關切的議題並沒有多做說明。
談判團隊強調我國稅率從原本的32%下降到20%,還有後續談判除了爭取對等關稅再降,以及一併磋商232條款,也會努力爭取不採疊加方式計算。未來將成立線上專區,讓各界查詢相關資訊。其中除了線上專區是新的以外,其他諸如「爭取更好的稅率」等,都是過去已經提過,但仍難讓民眾心安的說詞。
為何不能自行揭露?
此外,楊珍妮在說明各國談判狀況時提到,日本很多資訊是自行對外表述,包括汽車關稅獲得優惠稅率15%、半導體跟藥品獲美國最低稅率待遇;韓國則自稱汽車獲得最惠國待遇,半導體及醫藥品獲得最有利待遇等,但被問到我國談判細節就說「有簽保密協定」、「不能講太多,擔心面臨其他需求」,民眾難免質疑,為何日、韓可自行揭露,我國不行?
針對產業的支持方案,行政院一方面說「移緩濟急」,但又說產業支持方案還要調整,記者會上對於方案如何申請、額度多少、可適用範圍等都未清楚交代,但這些是面臨關稅威脅的廠商最念茲在茲的資訊。官員召開記者會雖立意良善,若仍無法回應民眾關心的疑問,恐怕只會招來更多的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