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車業的悲、喜與未來(2019/10/24)

邱文福 2023/01/03 11:06 點閱 10446 次
智能車未來充滿想像空間。(圖:中國小鵬)
智能車未來充滿想像空間。(圖:中國小鵬)

日前醒報《鴻儒集》白丁所寫「台灣要放棄汽車工業了嗎?」一文,其實只點出我國車業狀況的一小部分無奈。事實上,就汽車產業的政策與歷史看來,車業發展在台灣不只是無奈,甚至是讓人氣憤,因為官方毫無前瞻性。

裕隆非車輛產業代表

先說我國車業一直以「裕隆」為唯一代表。這不但成為裕隆的原罪,也是審視車輛產業政策的盲點。裕隆創立的1960年代,當時的台灣根本沒有任何資格參與汽車產業,一無重工業基礎、二無基本市場需求、三無國際市場開發能力。

當裕隆成為日本日產車的台灣「組裝廠」,國產車張家才是日產車的台灣總代理時,已讓台灣汽車產業沈淪到1990年,即便前經濟部長趙耀東看不下去而力推30萬輛大車廠,也是對整個車輛產業政策的一知半解。

而所謂「國產車」直到「納智捷」出現才算是名正言順。包括裕隆日產、中華三菱、國瑞豐田、六和福特等等,全都是在台「組裝」的外國車輛,這跟在中國販售每年已達2800萬輛中90%一汽、上汽、東風、廣汽、北汽等等,都是「外國車」一樣,根本沒有所謂「國產車」。AA

車輛製造仍是人類經濟發展的要項。(photo by 總裝廠一角)

政策失敗錯過良機

再者,當台灣處於最佳時機的80年代,產業發展甚至超越韓國,但是我們堅持車輛必須是CKD(完全散裝)模式,所有外國車廠都採取第三者進口轉內銷模式,偷渡所謂「自製率」,官方也長期睜一眼閉一眼不管。記錄中,最誇張的福特「千里馬」車款,自製率曾傳出「工資58%,零組件12%」這樣的笑話,最後當然停產。

然後,另一個最佳時間點是與中國協商ECFA時,應該抓住機會讓「納智捷」整車出口,我們卻堅持互相不得整車往來。事實上,即使換得豐田、福特、本田等等車輛從中國出口來台,消費者自己也會有選擇。但是納智捷卻可以整車出口至中國,無需再斥資並攜同所有衛星工廠移師中國,且成為二汽東風旗下一個小小子公司,完全受制中方。

官方毫無前瞻性

2008年,美國特斯拉關閉林口台灣分公司之前,官方對電動車產業政策的回答是「要詢問裕隆」,這是不是特斯拉撤廠的最後一根稻草?但是彼時台灣電動車輛、智能車業相關的能力是全球矚目的。中國則是科技部長萬鋼上台,堅持「一步到位」,全力衝刺電動車輛的開始。我們官方的堅持,逼走了特斯拉,又近乎完全擊垮台灣智能車輛產業的信心與耐心。

台灣汽車銷售數量雖然從尖峰的65萬輛掉至42.5萬輛,但在全球車市規模,仍然在30名內。反觀泰國,採行開放的SKD策略後,全球主要品牌都進去設廠,2016年泰國的車輛產業相關產值就已是「兆元產業」,更是全球地9大車業基地。

至於韓國,早於1997亞洲金融風暴下,就由政府帶頭「獨厚」現代集團,年年資本淨支出都超過美金10億,在美國車市的銷售手段,是直接將同級車輛以低於10-15%日系車款的模式,搭配驚人的10年動力系統保固。這在台灣裕隆,多少年來都被詬病、痛罵的狀況下,怎可能出現在台灣?

這就好比中國近10年來獨厚私企浙江吉利集團,就已引發其餘車企高度不滿,相形之下,韓國資本主義更是驚人操作。AA

智能車輛發展性很大,台灣有賴官方政策解嚴。(圖:網路截圖)

產業前景交白卷

台灣,事實上對「國家資本」的操作向來也不陌生。早年台積電等等的發展,都有跡可尋。但是其前提是有張忠謀先生這樣的人物。針對綠能或智能車業,我們卻一直欠缺標竿人物。明知這個產業是下一世代車輛產業發展方向,從電動、自駕、AI等等,不單是全世界各大相關產業集團的努力方向,因為他結合了5G、AI、區塊鏈、ICT產等等,台灣一直是充滿機會。

但是,當許多人寄望於「國家團隊」的誕生時,官方每每都以裕隆馬首是瞻,這個全新產業領域,事實上裕隆是一片空白,何能引領?偏偏民進黨更缺乏這類人才,因此,眼看著韓國計劃2025年要製造空中飛行汽車、在全國設立1.5萬處電動車充電椿,並配合現代汽車的燃料電池車搭建加氣站660處等。相對地,我們當然似乎交的是白卷。

國家隊待何年?

裕隆在嚴凱泰手中推出的納智捷,可以說接近功敗垂成,不堪擔當下一個世代的智能車輛產業的唯一代表,業界也不易繼續支持。而不久前發表的「超前全球」的L4自駕智能車業者,同樣很難讓業界心服口服。

最可惜的則是電動巴士獎勵方案推出,就立刻被發現又是「整車」從中國進口來台權充的作品。這種官方擺爛、業界噤聲的狀況,就是官府長期弄權以獎勵封口,用法規綁死產業的後果。以前長期直接深入介入產業發展的官府,如今不是擺爛就是放任。

我們期待的,不是官樣文章的「智能車輛產業論壇」,而是國家級團隊的誕生,這或許像空中樓閣,但是馬來西亞在安華副總理時期支持的「普騰車業」,若非在安華好友飛機失事而中斷,如今也不可能落入中國吉利手中。

韓國有已經壯大的現代集團,中國期待的是跳過官辦企業的私企吉利集團。台灣呢?能透過智能車業聯盟,抓住印度這個潛力無窮的市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