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咖啡坊》台灣車市 中日韓車業競逐

邱文福 2024/06/20 17:53 點閱 147 次
中國奇瑞「Jaecoo」車系將進入台灣。(網路截圖)
中國奇瑞「Jaecoo」車系將進入台灣。(網路截圖)

裕隆集團的中華汽車引進上海汽車集團旗下名爵品牌,稱係英國MG百年歷史名車,上市後銷售很快破萬輛出擊成功,鼓舞後續的上汽大通年底將上市;中國奇瑞汽車在設立台灣分公司後,日前證實將自東南亞車廠整車輸入台灣。

市場已感受未來台灣車市恐成日中韓三國競逐,裕隆、飛羚、納智捷這幾個曾被期許為台灣汽車品牌的夢,似乎日漸遙遠。

曾經的國產品牌

台灣車業起源自1960年代的裕隆,創辦人嚴慶齡給國人的夢想是「讓自由中國裝上輪子」,卻一直到他去世後,妻子吳舜文才創造了「飛羚」,可惜功敗垂成,後來嚴凱泰以「納智捷」成功打出第一擊,可惜外銷越南、蘇聯嚴重失利,進入中國市場後也淪為二汽集團旗下三等廠,又遭逢中國全面吹捧電動車,納智捷燃油車成為棄嬰,於是這個品牌幾乎消失。

1980年代經濟部在李國鼎力挺的中鋼之後,到趙耀東鐵頭部長接手時,又力推30萬輛大車廠,惜他對車業太過陌生,幾經嘗試甚至引進人才企圖與日本豐田合組車廠,但是單一車型年產30萬輛當年僅有豐田可樂娜與福斯大眾高爾夫兩款車,對手還須協助台灣銷售全球,這夢想太過孤芳自賞,終於失敗。至此,台灣已再無汽車產業政策。


”AA”
中國奇瑞集團的OMODA品牌車系,可能進入台灣。(網路截圖)

本世紀車壇風雲詭譎

本世紀的2008年,中國祭出「電動車一步到位」戰略指令後,曾有台灣多家團隊得到鼓舞,先後進入中國加入新創陣容,彼時台灣電動車相關核心技術堪稱領先全球,但在中國市場混戰多年後,不是被收買、出賣,就是黯然歸回台灣。而從台灣車業轉進中國協助彼岸車業經營者,數千人大隊人馬也多數歸隱山林。

已在台灣設立分公司的中國奇瑞汽車集團,從創業初期組裝西班牙喜悅汽車開始,就有台灣車業資深經理人參與協助。近年來,包括中國二汽東風小貨車、大貨車也都低調入台,透過代工組裝上市銷售,大貨車已出車超過百輛,小貨車更已破千輛。

而上市不滿一年的上海名爵MG汽車,銷售暢旺,坊間便傳出奇瑞、比亞迪都將湧入台灣車市,奇瑞則證實將先行整車入市,目前正尋求總代理商家,亦不排出由分公司直接建立通路經銷商,未來不排除在臺建廠生產包括Omoda、Jaecoo等刻意從海外營造「非中國印象」的品牌,以掩飾過去粗糙拙劣的不良印象。


”AA”
中國奇瑞的OMODA,是車名或是品牌未知。(網路截圖)

台灣車市中日韓天下

由於上汽名爵刻意營造英國正統MG品牌,成功在台建立第一響,立即要搶市的第二款車,儘管被指出中國市場降價不到11萬人民幣,台灣卻兩倍的百萬售價,目前尚無法以成敗論英雄。但是中國車廠在台灣官方合法途徑下,勢必成為另一支奇兵。至於台灣政府的產業政策,已無足輕重。

未來,日本豐田領軍的台灣車市,搭配本田汽車等,面對日益強大的台裝版韓國現代與進口起亞汽車,似乎將要掀起的是中國、日本與韓國在台灣市場上的大廝殺。不過,仍有三成是進口豪華車天下,無論是總代理或貿易車,車主們最要注意的仍是後續服務的永續營運,孤兒車仍是所有人的最怕。


”AA”
中國奇瑞與英國品牌Land Rover合作後,推出類似產品,將直接進軍台灣。(網路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