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氣候〉消失中的珊瑚礁生態系統

汪中和 /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2022/10/19 12:39 點閱 2900 次

珊瑚礁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高的生態系統之一,常被形容為海洋的「熱帶雨林」,如今因地表越過了增溫1℃的門檻,竟成為首先承受氣候暖化影響的受害者。

「珊瑚白化」現象

珊瑚礁占海洋總面積的0.1%,卻是約5萬種海洋物種的生長棲息地,也為8.5億的人類提供糧食和生計支持,每年創造360億美元的商業收益。此外,珊瑚礁能在暴風期間協助降低70%的波浪高度,並減少97%的波浪能量,是天然減災的重要屏障。

適合珊瑚生長的水溫為20~28℃,然而長期的暖化,海洋吸收了90%地表所累積的額外熱能,產生強度大、持續久、頻率高的海洋熱浪,高溫的海水已超越許多珊瑚物種能夠忍受的極限,造成「珊瑚白化」現象。

珊瑚健康亮紅燈

上世紀80年代以前,珊瑚白化只是偶而局部性的發生;80至90年代,僅在強烈聖嬰現象時,出現大規模白化;現在每個炎熱的夏天,都能看到珊瑚白化現象發生。除了海洋升溫,海洋酸化,海洋缺氧區域持續擴大外,過量的海岸開發、人為活動干擾、海洋汙染,都造成珊瑚礁的健康狀況日益惡化。

今年6月臺灣環保團體發布了珊瑚礁12年來的體檢報告,顯示我們珊瑚礁健康岌岌可危的紅燈區,包含北海岸、東北角、東海岸、小琉球;健康堪憂的黃燈區為墾丁、綠島、澎湖;健康良好的僅蘭嶼1處。這個嚴重不及格的狀況,除了暖化因素外,不適切的海岸工程、水質優養化與遊憩行為等,都是影響的因素,需要政府加強維護管理。

升溫2°C後珊瑚礁匿蹤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報告評估,如果全球均溫比工業革命時期基準值高1.5℃,70~90%的珊瑚將會消失。如果氣溫升幅達2℃,全球只有不到1%的珊瑚可以存活。

目前,地球表面平均氣溫已比工業革命時期基準值高出1.2℃,如果沒有全球性的強力減碳行動以遏制升溫,未來10年內,就會超越1.5℃門檻;在本世紀中期,更會突破2℃大限。因此,最快在2030年90%的珊瑚恐怕將消失;世紀末以前,珊瑚礁將可能全數不見,這個可怕前景比我們的想像要快太多了。

氣候暖化和海洋酸化至今已使全球珊瑚礁的33%慘遭白化,珊瑚礁物種的多樣性下降了60%以上;可是從現在到升溫到達2°C的那天,我們將看到越來越多的珊瑚礁衰亡,直至完全消失。

減碳降溫是唯一解方

珊瑚礁的存在可以追溯到5千萬年前的新生代早期,然而人類只花了2百多年就破壞了氣候系統的穩定,導致珊瑚礁快速消亡;世界自然保育聯盟2018年就提出警告,今日出生的孩子可能是最後一個能看到珊瑚礁的世代。

全球暖化日漸嚴重,在海洋裡默默承受一切的珊瑚礁,正藉由白化現象向人類發出紅色警報,呼籲人類要關心,更要採取補救的行動。失去珊瑚礁是從根本上危及人類的生存,我們這世代正在見證珊瑚礁的衰亡,真是情何以堪。珊瑚礁的不幸命運並非一朝一夕形成,如何降低碳排放、讓地球開始降溫,是亟需世界各國共同合作與努力的重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