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2024年高溫開局 要防備熱浪災害

醒報編輯部 2024/05/09 13:19 點閱 2454 次
歐洲哥白尼氣候變遷服務中心本月初公布,今年四月全球地表均溫又創新高,薩爾瓦多一個廣場透過系統噴水緩解熱浪引起的高溫。(中央社)
歐洲哥白尼氣候變遷服務中心本月初公布,今年四月全球地表均溫又創新高,薩爾瓦多一個廣場透過系統噴水緩解熱浪引起的高溫。(中央社)

根據歐洲哥白尼氣候變遷服務中心本月初公布的觀測數據,今年四月全球地表均溫又創新高,比工業革命基準值高出 1.6°C,這是連續11個月的月均溫打破當月的歷史紀錄。

另一方面,全球海洋表溫也連續 13 個月維持在高檔水準,這是氣候研究人員從未見過的情況。回顧今年頭四個月的均溫,月月都超過了「巴黎氣候協定」1.5°C大限的目標,地球真是開始沸騰了。

熱浪炙烤的亞洲

從2023年延續到如今的高溫,顯示世界已進入氣候暖化的新階段,導致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頻率快速增加,相關的災害在世界每個角落此起彼落的出現,特別是今年發生在印度--太平洋地區有如身在煎鍋裡的致命熱浪,影響著數億的人口。

受到太平洋及印度洋同時異常高溫的影響,今年亞洲南側的副熱帶高壓勢力特別強、滯留的時間久,像一個巨大的熱罩一樣,炙烤著從菲律賓、越南、寮國、泰國、緬甸、孟加拉到印度的廣大地區。超過40℃的嚴酷熱浪刷新了這些地區數百項的天氣記錄,高熱的空氣讓人連呼吸都感覺困難,數百萬孩童受到學校停課的影響;至今已有上千人因為中暑而死亡,大部分都是在戶外工作的勞工、年長者、以及缺乏空調保護的弱勢族群,極端高溫顯然已成為可怕的“無聲殺手”。

夏季的展望

從去年六月開始發展的強聖嬰現象,給暖化的地球添柴加火,造就了破紀錄的2023年;目前這波聖嬰現象已近尾聲,預計入秋後新一輪的反聖嬰現象就會登場,將會給炙熱的地球捎來一點涼意。縱然如此,聖嬰現象的餘威猶存,研究人員估計今年將會成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最高溫或次熱的一年;換句話說,我們依然要迎接比已經過去的4個月更高溫且漫長的夏季。

我們臺灣的中央氣象署日前也宣布,今年四月氣溫極端偏高,全台11個平地測站的平均氣溫達25.7℃,比氣候均值高了2.4℃,是歷年同期的最高溫,台南地區的玉井及北寮測站都記錄到39℃以上的高溫。幸好四月還有多道鋒面過境,不但帶來及時解旱的春雨,也舒緩了高溫對臺灣的影響。
可是接下來的夏季,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將成為主導的天氣系統,看看當前印度--太平洋地區的高溫慘況,好比是給我們一記警告的棒喝,提醒我們絕不能輕忽,一定要做好防範高溫的工作。

要防備高溫的衝擊

熱浪災害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首先會引發乾旱、野火等災害,威脅臺灣的生態系統,特別是對升溫十分敏感的高山森林植群;也影響農漁業的生產,如水稻在高溫情境下,會出現明顯的減產情況;熱浪會導致人體熱衰竭,甚至可能死亡,造成公共衛生的壓力;此外,熱浪一定會導致用電量大增,也讓原本脆弱的能源隱憂浮上檯面。

對於即將來臨的高溫災害,政府務必要強化熱浪預警系統,訂定明確的停工、停課標準,針對高風險的戶外工作者及銀髮族,及時提供適當的醫療服務;同時還要推動完善的城市規劃,廣植林木,確保住宅、商業辦公室、與工業區能夠因應極端高溫的影響;更要改善基礎建設,提供陰涼區、親水公園、與設有空調的「降溫中心」,幫助弱勢群體保持涼爽。

節能減碳最要緊

以高溫開局的2024年,再一次敲響了警鐘,提醒我們如果未能控制好碳排放,就無法抑制地表的快速升溫。如今世界各處每天都有極端惡劣的天氣發生,對經濟、社會、能源等層面造成的危害也越來越大。若暖化問題不解決,全人類最終都將處於難以生存的危境。

面對這項挑戰,國際社會必須加強因應氣候暖化的全球合作,包括淨零碳排與能源轉型,臺灣在這方面更是不能鬆懈落後。這不但是即將上馬的新內閣最重要的挑戰,我們每個國民都要積極的參與,因為深深關乎了我們後代子孫安全又永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