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耗資數十億美元建造的波羅的海北溪1號和2號天然氣輸送管線,在9月26日突然出現4處嚴重的洩漏現象,地點分屬丹麥和瑞典的專屬經濟海域,從空中即可清楚見到巨大的氣泡不斷地從海中冒出。
北溪嚴重漏氣
經過初步調查,目前已經判定管線發生漏氣破洞是人為的蓄意破壞行為,其主事者的身分仍不明朗;然而天然氣市場已經受到嚴重影響,價格上漲了近20%,是去年同期的5倍高。
由於北溪1號和2號在破壞事件發生時,並沒有灌氣營運,僅漏出管線中原本儲存的天然氣,因此在本月2日後,洩漏情況就逐漸緩解,是不幸中的大幸。
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據不同方式的估算,本次事件約有20 ~ 40萬噸的甲烷外洩,是數十萬噸等級的嚴重漏氣事件。
甲烷排放危害氣候
與石油洩漏事件相比,海洋中這種規模的甲烷洩漏非常罕見,對海洋環境汙染較小,主要的影響是在外洩所造成的暖化效應。由於甲烷是效力強大的溫室氣體,在20年的期間內,甲烷暖化的潛能是二氧化碳的86倍;若以40萬噸甲烷而言,短期內相當於344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等於我們臺灣年排放量的13%,可以說是一個不小的暖化災難。
從波羅的海底部的管道洩漏而出的甲烷只是冰山的一角,其實整個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甲烷排放,對氣候的影響比過去所知要嚴重得多。2020年2月《自然》期刊的一項研究就指出,由於化石燃料公司並未誠實申報甲烷的排放量,美國石油和天然氣產業實際的甲烷排放量,比向環保署申報的數額要高60%。
海洋動物恐窒息
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發生事故的後果也常常被低估。2018年美國俄亥俄州一口天然氣井意外噴發,排放甲烷超過三週才獲得控制,當時該井所屬公司低報了洩漏的數量。一年後,研究人員追蹤分析了歐洲太空總署的衛星資料,才發現該次甲烷洩漏規模高達6萬公噸,是石油公司通報的5倍以上。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這次事件是一個難得的獨特機會,可以瞭解甲烷在快速和大量從海底釋放時的行為及其衝擊。雖然北溪1號和2號天然氣外洩的時間只有1週,影響也僅限於附近海域,但是對於移動緩慢、或是來不及反應的海洋動物來說,仍然有窒息的危險。
氣候協定的新威脅
北溪天然氣洩漏事件也預示著一種危險趨勢。暖化造成極端氣候驅動的自然災害成本不斷增加,亟需全球各國攜手同心、互助合作的去面對。然而如今十分緊張的國際情勢,例如西歐和俄羅斯,以及美國和中國大陸之間日益惡化的政治地緣衝突,使得國際之間的能源轉型與減碳合作變得更加困難,當然會對全球遏制氣候暖化的努力構成嚴重的威脅。
第27次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將於11月6~18日在埃及的沙姆沙伊赫舉行,時程已經不到一個月了;然而從當前的局勢發展看來,今年的氣候峰會實在令人難有樂觀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