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地震頻發 民眾該如何自處?(20220217環境論壇-汪中和、賈新興)

醒報編輯 2022/02/22 21:12 點閱 117376 次

主持人:林意玲(台灣醒報社長)
與談人:汪中和(中研院地球科學所兼任研究員)
賈新興(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
文字整理:石小凡、竇興韻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 最近發生了蠻多起的地震,有些是我們沒有感覺到的,只有某幾次強度挺高,例如1月3日發生規模6的地震,震央在東部海域附近,造成雙北有4級震度。不過除此之外,好像大家已經習慣了,或是不覺得異常,在生活中似乎地層時不時就動一動、震一震;民眾比較關心的是,這樣的地震會不會造成很大的傷害,還是只是地球在舒展它的筋骨?

汪老師是地震方面的專家,請分析一下,最近大家感覺這段時間有感地震比較多,好像也能夠慢慢與它共存了?

新竹群震現象

汪中和:首先是說到地震多,這是一個假象。因為按照中央氣象局數據,它的觀測紀錄從2018年9月一直到現在,我們的每個月觀測到的有感地震次數,其實都偏低。

大家感受到地震變多了,是因為今年2月在新竹地區突然發生了群震。在短短幾天的時間裡面,從4日一直到10日一共發生了14次地震,這些地震規模其實都很小,但是它太密集,然後又在過年的期間,所以引起大家的注意。

有感地震其實偏少

實際上,中央氣象局紀錄每個月的有感地震,從2018年9月到目前為止,平均不過30次左右。在2018年以前,一個月平均會到55次,所以其實還是偏低。只是最近地震有的規模稍微偏大,對於住在台北盆地的人,因為震波的場址效應(影響地震的震度,使地震波振幅加大、地震動延時加長)會放大晃度、延長時間,所以大家感受比較強。

而新竹最近這次發生的群震現象,能讓民眾知道,台灣先天性的地震風險很高,這是一件好事,提醒我們一定要做好防震準備。

問:謝謝汪老師分析,原來民眾對於地震的常識應該再多一點,歸納剛才所說的,今年算地震少一點,只是看它有沒有感,還有地震有沒有比較密集,這次有比較集中,所以大家會覺得強度比較震撼一點。不曉得賈博士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對地震應有正確認知

賈新興:地震其實就是地球本身舒展筋骨的方式,而對台灣來講,民眾對地震還是要有一些比較正確的認知。台灣位處在3個地震帶當中,相對是一個高風險的地區。

所以我覺得應該要適當的讓所有人認識地震,因為它突如其來,常常造成非常大的生命財產損失,如果我們沒有正確的認知,那是更可怕的。

能量釋放的背景

像這一陣子的地震,常常會聽到氣象局報導說,這是一個正常的能量釋放。但如果說可以進一步讓民眾知道,在這個正常能量釋放過程中,還有沒有其它一些不一樣的地方?比如說可以從更長期的資料去看,發生這樣的現象是不是表示進入一個高風險期?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相關的政府部門或學術界,要先讓台灣的民眾有正確的認知,才不會導致當我們聽到有些異常的現象出現時,反而造成恐慌。

問:太好了,正好請汪老師給我們上一點地震的課。針對賈博士說,本來台灣就處在地震帶,而且地震本來就是高風險、又沒辦法預測,請問汪老師,民眾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先天的地理環境,以及我們可能碰到的天災呢?

提醒民眾防震重要

汪中和:地震最大的麻煩就是它完全無法預測,所以我們只能夠憑它風險的高低,加強準備工作。如賈老師所說,我們處在地震活躍帶,所以地震是台灣的先天宿命。平常或許大家可能疏於準備,但當地震比較多的時候,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提醒。

聽眾可以來想想,強烈地震如果發生在一個很偏遠、很深海的地方,例如在外海、很深的板塊的海溝,對我們沒有什麼影響,可以視作「能量的抒發」。但是它如果發生在人口密集的西部,若震央又非常淺,那時帶給我們的傷害就會格外的大。

地質活躍地帶

這次新竹4日以來發生了一大群的地震,便會引起大家的注意。第一,是它的數量很多;第二,當地有個非常重要的新竹科學園區。而且新竹是一個先天地質環境非常活躍的一個地帶,分佈有有3個活動斷層。

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了這麼多地震的群發現象,這就讓人不禁擔心,按照過去的經驗,譬如花蓮在2021年的4月、6月、7月都發生了這種大規模的群震,接下來在10月,就發生了一個規模6點5的強烈地震。所幸是發生在東部外海,震央深度又很深、在海溝裡面,所以造成的影響很低。

但是,如果同樣的情況發生在西部的話,後果就不堪設想。不但是新竹科學園區,其實再往南,中部科學園區、南部科學園區也是在一大堆活動斷層的中間,所以若強烈地震發生在當地,便可以說是一種國家性的災難。

地震有感才有警覺

所以這些有感地震其實是給我們一個提醒,告訴我們,面臨地震風險增高,防震的工作一定要加強,也要不斷的演練。當地震發生時,我們可以採取什麼樣有效的措施來保護自己。

問:謝謝汪老師的分析。我們國家的出口仰賴半導體,但在建竹科、中科或南科時,可能沒有考慮到活動斷層的問題,現在當然也沒辦法再轉移。

除了這些科學園區,有很多人民也都住在這些地方。那住在斷層區,或是住在靠近科學園區的地方,請汪老師提供方法,怎麼樣能夠自保?

面對地震三要點

汪中和:中央研究院曾在2015年針對台灣大地震的風險,給政府提供了白皮書,其中有3個要點:第一,房子不要倒;第二,生命一定要確保;第3,整個國家運作的機能不能停。

地震一定會發生。有的時候,會發生的很嚴重,像1999年的921集集地震。但不管地震在什麼場合發生,人民都希望在發生時,第一,房子不要倒下來,不要帶來傷害和損失。第二,一定要活下去。

第3,希望整個國家的運作,能夠很快恢復正常,這樣受到的傷害就可以大幅度的降低。這也是國家在面對地震災害時,它在這3個重要的政策目標上,應該實際上去推動的機制。

問:「房子不要倒」是不是需要多加點支撐,讓它不會倒?當然新建的房子要注意防震,但老房子已經建好了怎麼辦。能否舉例來說這些措施是政府來做,還是老百姓做?

提升房屋抗震能力

汪中和:兩個都要做。剛剛主持人講到一個非常重要的點,就是在1999年921集集地震前所蓋的房子,抗震係數比較低,防震能力比較弱,所以一定要加強。現在政府已經因此提升老舊房屋的抗震能力,在技術、資金方面都有補助。另外還有交通動線等方面,都是政府要做的部分。

而民眾要注意到的是,房子耐震度是怎麼樣?如何加強居住的環境、工作的地方,甚至企業的廠房等的安全,除了政府,民眾自己也要格外的小心。

問:那「生命要確保」就是看警報系統,我最近發現,有時候地震警報系統會響、有時候又不響,賈博士您有這種感覺嗎?有什麼意見?

地震簡訊通報

賈新興:確實,目前氣象局透過國家地震發出簡訊通報,當地一般是達到震度4,才會有這個警告出現。而這個警報只是提醒我們,當時已經發生地震。

每次在颱風季來之前,都會做防汛的演練,但台灣畢竟是在地震高風險的區域,以目前這樣的演練來說,是還可以讓地震演練頻率再增高,而且演練要更確實。

自保很重要

再者,民眾對地震要有正確的認知。常常有人「預言」說什麼時候又會大地震,有這些傳言就會造成一些恐慌;而為什麼會有恐慌?因為大家對地震沒有正確的認知與瞭解,這是我們必須要去特別注重的地方。

當地震發生時,民眾用於自保的3個基本動作就是「趴下、找掩護然後穩住」。這其實就是時常要演練,雖然學生在學校的演練還蠻落實的,但成人應該還可以再更落實一點。再加上汪老師提到的,未來這樣高風險的地震,其實還是會有機會發生,所以,我覺得演練的頻率跟強度應該要再增強。

問:我就想起最近地震時,同事就馬上去把門打開,希望門不會被卡住;然後我想如果再嚴重,我就蹲到桌子底下,靠近牆和柱子,請問汪老師若地震來了,我們該怎麼做?

臨場不慌張

汪中和:第一是確保自己生命安全。第二,地震的主震過了以後,馬上開始採取疏散及關瓦斯、關火這些動作。地震發生的時候,我們不知道會在什麼時候、什麼場合,所以不管是在家裡、工作場合或在公共的地方,都要知道發生地震時,正確的措施及行動是什麼,平常就要做好這方面的演練,臨場就不會慌張失措。

開門是其中一種因應措施,但並不會是第一個要件。首先應該是趴下來保護自己,比如桌子底下,或者是大的家具旁邊都很好,就是堅固的、可以保護的地方。若怕傢俱倒下來,建議大家,在沒有發生地震的時候,家具都要固定好,不要讓它在地震的時候倒下來,特別像吊燈這些東西應該盡量避免。

找到堅固地點

賈新興:其實在日本,有形成一個這種家具固定的產業,雖然台灣現在有人引進了,但還沒有非常落實。另外,在戶外的餐廳或公共場合,有時為了設計裝潢美觀,常看到一大片玻璃,或放很多玻璃的裝飾品等等,所以地震發生時,一定要記得遠離窗戶、遠離玻璃,萬一震破、震裂了,可能會造成傷害。

另外,平常也要知道家裡或工作場合的建築哪個地方是最堅固的,到了公共場所也要去留意,哪些地方是相對比較堅固的地方。

主持人:太好了,我想民眾生活中最重要是要加強穩固自己家裡的家具,減少災害。今天也非常謝謝兩位專家學者參加我們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