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林打獵冬季近代史系列之14〉以斜槓研究再論清朝人口問題

魏國彥 2021/12/23 14:05 點閱 1542 次

上星期以1959年何炳棣的經典著作「1368-1953年中國人口研究」為例,談到人口成長與朝代興衰的內在關係,我懷疑何的論點是受到當年流行的「達爾文綜合論」所左右,自覺或不自覺地以馬爾薩斯《人口論》,來論斷清朝盛世人口成長成為種下太平天國叛亂的原因。

以公式來驗證

我的懷疑本身可能厚誣古人,但是,我真正的目的是想把《人口論》的解釋當作人口動力學的一個假說,並以1962年孔恩《科學革命結構論》提出的「典範轉移」為可能性,亦即六十多年後,我們能否對何教授的說法作一個小小的「科學革命」?繼續追問:是人口決定歷史,還是歷史決定人口?

要檢視這問題的首要條件在於要有信實可徵的定量化人口時間序列。如果如《人口論》所預測,在有限資源封閉系統下的人口成長應該遵行「邏輯斯蒂」(logistic) 曲線(類似一個S曲線),而若不受該限制,人口成長該是指數(exponential)函數。兩者都有數學公式,不難驗證。

極高史料參考性

大陸學者江濤1993年的《中國近代人口史》提供了一個驗證的機會(繁體字版於1998年授權南天書局在台灣出版發行)。

該書整理《清實錄》的「會計天下民數」,另外也參照戶部《匯奏各省民數穀數清冊》、《清朝文獻通考》、嘉慶《大清會典》等資料補充修正,重建了清朝中葉1741年到1851年(乾隆六年到咸豐元年)的人口數。全書472頁,充斥各種表格,有極高的史料參考性,可惜僅有少數畫成圖,造成閱讀障礙。

最吸引我目光的是書中一張1740年到1912年的人口曲線圖。我也找到生物學教科書上細菌培養章節常出現的「指數曲線」與「邏輯斯蒂曲線」與之相比較,有趣的是,清朝中葉1741到1851年人口曲線的主旋律是直線線性成長,並不符合上述任何一種曲線;換句話說,既不支持「人口論」,也不支持「指數型成長」

人口是流動的

小結論:採任何一種單向決定論都忽視了「歷史」與「人口」在時間之流中的複雜互動關係,因為這個關係不是恆定不變的。然而,要弄清楚兩者間的關係並不容易。

首先,並不能以一個總和的人口數量統計數字來解釋歷史,必須要看到人口的分佈、人口的遷移,人口年齡的分佈,才能在社會生活面釐清人口動力學的機制,也才能從個體經濟的角度出發進一步探討宏觀經濟的問題,檢視明清以來歷朝的上層治理有沒有認識到人口與資源配置的問題、以及有什麼樣的回應?

說到這,我仍只是個「讀其書,不求甚解」的半票讀者,要搞清楚實情還有待嚴肅的歷史研究;誠懇建議,做這研究,要向生物學、細菌培養學借一點工具才好,要「斜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