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林打獵夏季歷史系列之一〉三國演義與侏羅紀公園

魏國彥 2021/05/19 11:54 點閱 4221 次

童年時喜讀東方少年文庫的「三國演義」,神馳意飛,日夜顛倒。遙想赤壁,烽火戰船連營,江上飛灰湮滅。關雲長騎赤兔馬,過五關、斬六將;諸葛亮,隆中高臥,計算天下,定三國之勢。到頭來,滾滾長江東逝水,都是魚樵閒話。

是歷史也是故事

及至年長,看到有人為曹操抱不平,說他是亂世英雄,說他「梟雄」是起因於忠君思想的誅心之論,整個搞亂了我對劉備的同情。我開始去讀「三國志」,讀了幾頁就讀不下去了,心想那是歷史學家的事,與我何干?我們後人,多數享受故事的樂趣,不在乎歷史的真偽吧?

我自己研究地球的歷史,以及地球舞台上演出的生物演化與絕滅,作為「自然歷史」學者,我們煞有介事,用昂貴的電子顯微鏡,看超微化石看到毫巔;用數千萬元購置的儀器分析同位素,找宇宙飛來的星塵,問秋毫之末,建構地史輿薪。

地球歷史當科幻

但也有些學者不顧科學嚴謹,把地球歷史當科幻小說寫,自然歷史科學被戲劇化,虛無化,氣得我牙養癢的,幾乎想辭去耶魯大學教職,徹底離開科學界。

剛好,「侏羅紀公園」製作團隊來訪問我的同事前輩,恐龍古生物學泰斗歐斯壯 (John Ostrom)教授,他就成為電影裡面那位高高帥帥的古生物學家男主角的原型,而電影裡的「迅猛龍」是以歐斯壯發掘並重建的「恐爪龍」為原型。

電影「侏羅紀公園」大賣,還接續拍了三集,全世界影迷眼中的迅猛龍與經科學命名而製作恐龍圖譜中的肖像一點都不像,甚至他們腦海中的「侏羅紀」根本是「白堊紀」的植物與景象。我能跟誰爭辯呢,會有人理你嗎?

明天過後的冰寒依據

後來,我與耶魯大四學生共同發表了一篇科學論文,短短四頁,成為後來大賣的「明天過後」的全球暖化過程中北大西洋先要冰寒的科學依據;儘管,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在乎,我還是很欣慰。那位學生後來也成為科羅大學的名教授,二十多年了,誰都不知道我們對於「明天過後」的幕後貢獻。往後,人們問起我的職業,我說:「我在演藝界,編劇組。」

從台大退休後,「什麼是歷史學?」的問題一直困擾我;人文學科裡的歷史學與自然學科裡的「自然史」在本質上有什麼異同?有什麼陷阱?除了演藝用途外,又有什麼價值或誤用?

夏日泅泳歷史

翁森,宋末元初的一介書生,生當世變,進退失據,遂閉門讀書,寫了一組詩,詠歎四季讀書之樂。夏天的時候,晝長夜短,不需鑿壁借光就能把詩書讀飽。

翁森留下這樣的詩句:「晝長吟罷蟬鳴樹,夜深燼落螢入幃」,窮裡阿Q,韻味無窮。張潮《幽夢影》推薦:「讀史宜夏,其時久也」,也看重了夏日晝長夜短的特性,歷史長河適合我們以一整個夏日的長時間閱讀來熱情泅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