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學界的主流看法是「思考是語言式的」,有人甚至形容「語言是思考的原料」。可是,圖像遠比文字好記,圖像描繪面貌、場景和事件的能力更非文字能及。每當你在心中默想捷徑、下棋、打籃球或調整家具位置,你都是在做一件很特別的事:進行抽象思考——但不用文字。
歷年來諸多實驗所得的數據,已使得越來越多人相信,語言植根於空間世界,因此我們感受空間中人事物動態所養成的空間認知,才是思考的基礎。我們在現實空間的行動,會轉化為思維裡的心理活動,而空間認知又回過頭幫助我們從周遭事物的動態中獲得意義。
此外,空間思考亦是繪製和使用地圖的基礎,也是組合家具、規劃球賽戰術和設計場所的根本。沒有空間思考,我們難以了解人流、交通、水流和觀念的流動;空間思考甚至是釐清語言結構與意義的基礎。
思維永遠在動,而且有時很難掌握。念頭總是一個飄過一個,稍縱即逝,但我們知道這個東西叫「念頭」。掌握它的唯一辦法,就是停住它、把它具體化為某種靜態的東西。我們用空間和時間從滔滔奔騰的流裡切出實體:人、地、物、事。我們定住它們,將它們化為言語和概念。我們把持續變動的東西變成靜態的東西,好讓我們能用我們的心處理它們。
空間裡的「動」
如果「空間裡不斷有動」是既定事實,是已經發生的一切的背景,也是將來會發生的一切的背景,則空間裡的動無疑是思考的基礎。空間裡的動在語言之先,正如思考以空間裡的動為本。
我們在空間裡的動會改變空間、改變自己,也會改變別人。我們以行動創造事物,又讓這些事物在空間裡改變自己和別人。它們改變我們的想法,也改變別人的想法。我們創造的事物(像我現在寫的話)也會留在空間裡,改變我們不認識、甚至根本想像不到的人的想法。
萬物皆有結構
我們不只停住空間和時間裡的東西,還會為了認識它的結構而研究其形式和外觀。我們的身體有結構,我們的行動和反應有結構,世界有結構,世界過去發生的事件有結構,我們的語言也有結構。我們找出部分,觀察這些部分怎麼連結成整體,還有它們結合之後能用來做什麼,又不能用來做什麼。
我們還在很多地方創造結構,在行動中、在交談中、在社群中、在科學中,也在藝術中。是結構將部分合而為一,沒有結構,這些部分就變成一片散沙。有時候,為了看看會發生什麼事,為了改變原本的樣貌,或是為了找出新結構,我們會故意拆解、甚至摧毀結構。
結構是複雜的
作文是線性的,一個字接著另一個字。敘事有線性結構,由時間驅動;理論也有線性結構,由邏輯引導——理論上是如此。喬治・培瑞克《生活:使用指南》一書的結構是空間——是一棟公寓建築和迷宮——不是時間。雖然文章是線性的,但讀者不受文章的線性掌控,他們能前後跳動。
我們的想法又是什麼結構呢?想法往往是在心裡說話,可是它們很少是直線,有時甚至同時朝很多方向飛馳。音樂在時間上是線性的,在樂器上則是空間的。繪畫的構圖不是線性的,但有中心與邊緣——直到波洛克和羅斯科之前都是如此。結構是複雜的,它一再被完成、拆解、再完成。
思考的重要
寫書會讓你(或我)思考結構。這本書有它的結構,但你不必照著走。你不妨把它當中式庭園一遊,不必把它當西式庭園逛。這本書的主旨是討論我們如何思考空間,還有我們如何運用空間來思考。
這是這本書的兩大部分。它基於一個大膽的假設:空間思考(spatial thinking)植根於對空間和空間中的行動的感知,是所有思考的基礎。記憶和畫面也許歷歷在目,但言語就是無法精確刻畫出來。光用言語是做不到的。
給對思考有興趣的你
令我遺憾的是,這本書既然把焦點放在空間、行動和思考,我就不得不割捨很多卓越的研究成果。我有幸能與很多不同領域的人共事——心理學家、電腦科學家、語言學家、神經學家、生物學家、化學家、設計師、工程師、藝術家、藝術教育者、博物館教育者、科學教育者。以及出於任何原因對空間思考感興趣的人——希望他們也會對這本書感興趣。
圖示的優勢
多年以來有大量研究顯示:圖示對學習、教學、記憶都能發揮良好效果,甚至對說服也很有幫助,而且圖示往往比平鋪直敘的文章有效得多。這適用於很多主題的教學、學習和說明, STEM相關主題尤其如此。
圖示之於文字的優勢很容易解釋:圖示比文字更直接地對映出意義。這讓圖示更容易呈現某個東西長什麼樣子、怎麼做某件事,或是某個東西是怎麼運作的。一如往例,好的設計很重要,我們希望能告訴大家做出好設計的訣竅。當然,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文章,好的設計是關鍵。
圖示的影響力
如果你喜愛故事勝於數據,我正好有個好例子,關於一張救了幾百萬人生命的非常簡單的圖示。1997年,《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紀思道撰文提及自己之前寫的一篇專欄,說他那篇文章改變了比爾及梅琳達.蓋茲基金會(的目標,讓他們把關注焦點從賣電腦轉至全球健康。
不過,紀思道後來發現:蓋茲夫婦之所以改變目標,不是因為他的文章扣人心弦,而是因為吉姆.派瑞設計的一張簡單的圖,一一描述每種疾病的痛苦過程。在1997年,因為這些疾病而死的總人數是 353萬人。我想,應該從來沒有一張圖(或一段話)比它更有影響力。
如何創造好的圖?
訊息和接收者是設計的根本。你想說什麼?對誰說?。點、線、框等眾多形式,每一個在脈絡中各有意義。地圖上的線跟圖表上的線意義不同,就像「clothes line」、「line of work」和「ticket line」的「line」各有不同意義。這些形式可以分開來用,也可以合起來用。想想它們可能促成什麼意義和推論。
考慮一下空間中的位置。加進合適的圖像、字詞、句子和符號。你也可以運用別的意義要素,如果你希望人們記得你的圖,請讓它顯得獨特。切記世上沒有唯一的最佳方案。就像美麗有很多方法,唱歌有很多方法,成為優秀的運動員、企業家或演員有很多方法,能發揮效果的設計也有很多─所以設計不斷推陳出新!
論述的形式
我們發現那些圖示有幾種論述形式,最基本的是描述、解說和故事。描述包括對葉子或細胞各部位的標示,以及各種葉子或細胞的樣本。解說包括對光合作用和細胞分裂的說明。故事包括孟德爾發現遺傳的經過,還有華生和克里克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的經過。是的,它們都可以做成圖示。
描述、解說和故事是圖示論述的三大類型,也是純文字論述的三大特徵。每一種都以前一種為基礎,也拓展了前一種。任何一則特定論述(不論是文字的或圖示的),都可能混和這三種類型。描述呈現的是空間或時間中事物的狀態,例如地圖或時間線。解說加上因果關係:滑車系統如何運作?
故事的特徵
故事都有好角色、也有壞角色。這些角色跟我們一樣,有欲望、有目標,也有情緒;他們會惹上麻煩,也會從麻煩中脫身;他們可能屢屢嘗試一再失敗,也可能一試再試最後成功。我們為故事的懸疑和情感欲罷不能;它們有令人難忘的生動細節。
故事的問題是:它們會蓋過我們心中的事實。故事多采多姿、引人入勝又讓人難忘。故事與事實和數據形成強烈對比:數據把個體化約成點或數字,而故事不但與生命有關,我們可以從故事學到人生教訓。一則恐怖攻擊的故事能讓幾百萬人陷入恐懼;一則幸運中獎的故事能讓幾百萬人掏錢買彩券。
圖+故事=漫畫
圖是漫畫之所以更具優勢的重要部分。圖不只比文字好記,在溝通上也比文字更快也更直接。看看GIF檔多受歡迎:在2016年,每天有10億個GIF檔誕生;再看看大家多迷Instagram:在2018年,每天有九千五百萬則貼文。圖天生就是萬人迷,數量日日暴增。
史畢格曼稱漫畫為混搭,藉此強調漫畫是圖和文字兩種媒介的結合。漫畫不但讓圖和文字發揮到極致,甚至讓它們更上一層樓,彼此合作、互動、互補、補充、對比、反駁、融合和混和。在這個意義上,漫畫與電影、劇場和電玩有相似之處,但漫畫更無拘無束。
《行動改造大腦:行為如何形塑我們的思考》簡介
作者:芭芭拉・特沃斯基
出版社:行路
出版日期:20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