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時晴〉族群衝突爆發只是時間問題

蔡又晴 / 資深媒體人 2020/06/01 16:29 點閱 2529 次

我以前有個尊敬的主管,在面試新人之前,他會先讓這些人在大會議室統一寫資料,一批大約幾十個人。寫完之後,再統一帶離開會議室,去另一個房間準備面試。他總會留到最後一個才離開房間,原來他是繞著會議室,巡視剛剛每個人的位子,看看有沒有留下紙屑水杯,或是椅子沒有歸位。

面試看人性

理由其實也不難想像,就是要看看這些人的個性如何?是否不拘小節?是否注重禮貌?是否有團隊概念?小小的幾個習慣動作,就能看出面試人的個性。由小見大,見微知著,這是我學到的一門功課。

這其實不只是職場的應試技巧,也反應在國家大政上,這次的美國暴動就是如此。美國非裔男子George Floyd被白人警察以膝蓋壓頸死亡,第一時間明尼亞波利斯市長Jacob Frey立刻給予嚴厲譴責,並且開除這幾名員警。沒想到這些舉動阻止不了非裔民眾的憤怒,全面性的抗議在美國爆發開來,成了美國自1992年洛城大暴動後最嚴重的示威行動,不但出動國民兵,許多州跟城市都宣布宵禁,讓美國幾乎變成了戰場。

善意的一念之差

這麼激烈的暴動,反應的就是一種長期的欺壓跟漠視,平常以為這些非裔民眾忍耐了,其實這些憤怒跟不滿都在積累。直到有一天,遇到了引爆點,就會把平常累積的怨氣一口氣爆發出來。美國的種族歧視雖然有許多法律條文制衡,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依然無法避免。當然我們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但這樣的氛圍的確還是存在美國的日常生活中。

台灣島內也有各種族群,有漢人、有原住民跟不同國家來的移民,我們是否真的都一視同仁,我們應該捫心自問。台北火車站近來對於是否恢復開放大廳,讓周末假日時,外籍移工可以在那裏聚會休息,有許多的討論。

當然我們可以從大廳的功能跟原始的設計來思考,但我們也可以換個角度思考,如果要表現對外籍移工的善意,我們應該「刻意」做些甚麼,而不是「順便」做甚麼。因為移工沒有適合的場所,所以我們要「刻意」準備大廳給他們,而不是因為大廳有空間,「順便」給他們用。我覺得,一念之差,這就是善意。

勿積累委屈情緒

無論你來自哪裡,其實都能感受到周遭的善意或是惡意,這就好像你的同事人好人壞,經過相處也都隱藏不了本性。美國經過了1865年的南北戰爭,傾國家之力,才幫助非裔民眾脫離了奴隸的身分,但是至今一百多年,仍然在社會各個角落看見歧視的痕跡,幾次爆發的非裔民眾抗議,都讓美國社會元氣大傷。如果平常就能注意到自己的語氣,關心到自己的周邊,或許很多錯誤就不會發生,很多情緒就不會積累。

不要以為你身邊的少數族群習慣忍氣吞聲,你要擔心的是這些積累的委屈,會在哪一天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