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時晴〉戰爭影響非少數 從曹興誠慷慨解囊談起

蔡又晴 / 資深媒體人 2022/09/01 19:38 點閱 2657 次
企業家曹興誠今天召開國際記者會,發下豪語要投入十億元,要訓練三十萬名神槍手、三百萬名協助區域防衛的「黑熊勇士」,和國軍配合。(中央社)
企業家曹興誠今天召開國際記者會,發下豪語要投入十億元,要訓練三十萬名神槍手、三百萬名協助區域防衛的「黑熊勇士」,和國軍配合。(中央社)

企業家曹興誠今天召開國際記者會,發下豪語要投入十億元,第一階段要訓練三十萬名神槍手,第二階段要在三年內,訓練出三百萬名協助區域防衛的「黑熊勇士」,可以和國軍配合。

十億效果恐需考驗

當然,任何人都不該懷疑曹興誠的動機,因為他也宣布恢復了中華民國國籍,來宣示自己會跟台灣共存到底。不過增強國防是不是只要投入十億元,就能達到曹興誠預計的效果,更需要嚴謹的驗證,而不是一廂情願的熱情。

美國知名的政治雜誌Foreign Policy,在8月25日登出了一篇文章U.S. Plays the Long Game in Ukraine,作者是知名的美國外交記者傑克·德奇(Jack Detsch)。這篇報導的重點,就是美國對於俄烏戰爭的規劃是長期性的,美國國防部將會持續挹注各種資源給烏克蘭,來維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能力。對於美國來說,這代表美國將跟北約盟國投入更多的金錢跟武器給烏克蘭。

強權爭霸中的祭品

對於台灣人來說,我們要問的是,美國為什麼要這樣做?有學者分析,俄羅斯如果長期被困在烏克蘭,就會像是之前的阿富汗一樣,國力將不斷衰弱,導致俄羅斯根本性地衰弱。蘇聯當年攻打阿富汗,從1979年一路打到1988年,最後狼狽撤出,國家力量已經遠不如前,甚至導致1991年蘇聯解體。

關鍵是,阿富汗的確成功拖垮了蘇聯,烏克蘭也可能成為下一個扯下俄羅斯的力量。但是阿富汗至今都還是所謂的「失敗國家」,這告訴我們,在強權競爭之下,就算兩大強權分出勝負,也不代表選對邊的就一定會成功雨露均霑。

烏克蘭的殷鑑

烏克蘭至今戰爭越陷越深,侵略者俄羅斯固然要負絕對的責任,但這場戰爭到底要打多久,未來已經不是看烏克蘭人民,而是西方國家有多少資源可以支援。但最珍貴的人命無價,卻是烏克蘭人要自己承擔,美國歐洲可以給錢給武器,可不會把珍貴的士兵派到烏克蘭去。

這值得台灣深思,台灣面對中國,固然在情緒上是全民激憤,大家也是有力出力,有錢出錢。但是就算有人登高一呼,不惜一戰,作為政府還是要謹慎,因為戰爭非同小可,代價也是要全民共同承擔。

就算有政治人物或是企業家願意慷慨解囊,但面對戰爭,這些名人可以選擇的後路都遠比一般老百姓要多得太多。自然也不能完全將國家的命運交在少數人手裡。

捐款良善但仍須審慎

曹興誠要建立的民間武裝力量,其實就是類似民兵。這些民兵不但擁有武器,還接受過專業的戰術訓練。也因此讓出資的曹興誠,可以擁有更多的國防建議權,但是國軍按照台灣法令是不可以接受這樣的捐助的,國防相當敏感,是不是能夠允許企業家藉由捐資,來參與國防政策,需要非常謹慎。

面對中國這樣的世界第二大國,總統府跟國防部就連面對無人機這樣的低科技技術的騷擾,對於如何還擊都要審酌再三,就是因為擔心第一擊之後,會引發後續的連鎖反應。軍人有嚴密的命令跟指揮體系,政府可以控制危機的程度與範圍。

如果企業家對國家想要有所貢獻,願意提供物資跟金錢都該歡迎,但是具體的國防政策與軍隊派遣,則是應該慎重再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