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憶」故我在
Memory: The Exquisite Illusion That Creates Our Sense of Self
記憶形成自我,但每個人能對自己的過去形成多少連貫的記憶,似乎取決於大腦的構造。有的人對過去的記憶完全斷裂,也有的人能回憶數十年前事件,並精確描述細節。
失憶者不論是社交或自理生活都有困難。目前「深層腦部刺激(DBS)」是醫學主要解方之一。但有一種更精密做法,是以人工方式重建腦部記憶形成時的電子活動,然後為腦細胞電子活動失常的失憶者植入模擬這種刺激的「記憶假體(memory prosthesis)」,使記憶可以順利寫入大腦中。
記憶與睡眠
《新科學人》指出,每晚在我們的睡眠中,一天發生的事會被整理篩選,寫入長期記憶的資料庫中,而清醒時經歷的喜怒哀樂情感則降溫下來。或許是基於求生本能,帶出負面情緒的經驗比較容易被長期存儲。如果你希望把不久前經歷的難過場景忘掉,小技巧是馬上去打電動。專注在類似俄羅斯方塊一類有動態畫面的遊戲,能夠幫助大腦「洗掉」先前令人不快的畫面。
要注意到的是,人的記憶形成過程往往受到許多潛意識的指令指揮。一個明顯的例子是「信息科技」:使用衛星導航會讓人比較不認得路;為旅行拍了大量照片的人,反而一段時間後很難不看照片說出玩了哪些景點。因為潛意識中,大腦知道「不必跟電腦搶工作做」,也就在那時候得到放鬆,把腦力省了下來。
回憶:人的未來與認同
「去蕪存菁」是件好事。在保存「少」卻「有用」的記憶時,人的思維也漸漸型塑出所謂的「大局觀」,幫助我們在未來面對重大變局時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大多數人一天之中約有20次機會被隨機觸動起過去的記憶。「回憶」終究是一件有趣的事。人只有在嘗試喚醒一段回憶時,大腦才會開工進行記憶庫的檢索與重組。(若要想起「5年前我的生日派對來了哪些人」,你得從那場派對的場景開始聯想起,不是嗎?)
記憶是破碎的、記憶是可塑的,但每一次喚醒它,都是一次重建自我認同的契機——讓「你」成為「你自己」。
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mg24032011-100-memory-special-is-your-memory-nor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