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手術市場大 科技部打造產業鏈

譚有勝 2018/02/05 13:02 點閱 98858 次
醫百科技智能導航系統主要結合光學原理,利用器械定位管讓醫師精準判斷腫瘤的位置。(photo by譚有勝/台灣醒報)
醫百科技智能導航系統主要結合光學原理,利用器械定位管讓醫師精準判斷腫瘤的位置。(photo by譚有勝/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譚有勝台北報導】「台灣要打造微創研發到應用一條龍的服務!」科技部長陳良基5日在論壇上表示。為使台灣生醫產業能夠結合研發與應用產品,科技部5日特別舉辦「微創手術未來趨勢論壇」,現場更安排了微創手術房體驗發表會,我國共有11家廠商包括上銀科技、醫百科技展出各種微創手術儀器。醫師不但可以透過腳踏控制與精密的6方位機械手控制內視鏡,也可以透過智能導航系統100%偵測到神經腫瘤的位置,展示我國微創手術產業的成熟。

微創取代傳統手術

為打造台灣微創醫療一條龍服務,科技部特別邀請生醫方案中心、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等於5日舉辦「微創手術未來趨勢論壇」,現場亦安排了微創手術房體驗發表會,我國共有11家廠商包括上銀科技、醫百科技、跨視代科技等展出從研發到製造應用的微創醫材產品,吸引了近200人前來參與盛會。

科技部指出,自1985年德國第一例微創膽囊切除術成功執行後,微創手術因為傷口小、流血少的優勢而廣受歡迎,並漸漸取代傳統的開刀手術。自2004年起,歐洲地區便有超過240萬例的微創手術施行,美國每年更有高達540萬的微創手術的紀錄,在在顯示微創醫材有很大的市場。

科技部長陳良基表示,整合台灣自己的產品,打造生醫產業一條龍的服務一直都是政府努力的方向,唯有透過微創醫材之創新聚落,形成研發、製造、應用一條龍的產業鏈,才能夠幫助業者前進國際市場行銷推廣。

研發手術小幫手

現場更安排了微創手術房體驗區,匯集國內各大自主研發一條龍的醫材產品。以上銀科技為例,內視鏡於手術過程中因醫師需要大部分時間操作手術器械,無暇操作內視鏡本身,只能夠透過助手從旁協助調整內視鏡,但彼此溝通不佳,可能會導致內視鏡難以調整到最佳位置。

有鑑於此,上銀科技與秀傳紀年醫療特別共同合作研發「腹腔手術輔助機器人」,醫師得以透過腳踏板與精密的機械手臂控制內視鏡,除了能夠節省能力,也能夠提升手術的精準度。

醫百科技也展示自家的智能導航系統,利用器械定位幫助醫師精準判斷腫瘤的位置。醫百業務工程師李耿直受訪時表示,過去醫師沒有導航系統,對腦部腫瘤進行手術時會開錯位置,讓傷口擴大,破壞腦組織,對後腦的腫瘤更無辦法精準判斷其位置而無法開刀。智慧導航系統的光學誤差只有0.1mm,能夠讓醫師100%偵測到神經腫瘤的位置,手術傷口也微乎其微,降低感染病菌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