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學人》 New Scientist
研究:多元家庭的孩子不會差
美國的家庭法院判例,一般在夫妻離婚時,小孩撫養權都是偏袒母方,但1970年代時,出櫃離婚的「蕾絲邊」幾乎搶不過前夫。這判例背後的假定是:女女帶大的小孩,會有性向認同或心理衛生問題;只有一夫一妻親生的小孩,才能得到最健全的呵護養育。
但這回,劍橋家庭研究中心發表了針對非典家庭至今最長期的追蹤研究,顯示蕾絲邊撫育大的孩子,一點也沒有比異性戀夫妻的子女來得不健全。對於男同性戀家庭的研究樣本雖少了些,但也得出同樣結果,與美國先前的大型研究交互印證:孩子享受的親情溫暖、情緒和心理調適、自尊等行為表現,都和一般家庭沒有顯著差異。
英國針對1萬8千名在千禧年之交出生的孩童研究更證明,在掌控社經階層及家長心智衛生等變因後,單親母親的孩子也不輸人──這裡單親不是離婚的家庭,而是借精生子的「計畫性單親」(換句話說,單親家庭孩子弱勢,是弱在單親伴隨的家貧、家長心智精神不穩,與離婚的傷害,而非「單親家庭結構」本身)。
愛爾蘭都柏林和美國維吉尼亞的研究則發現,教養模式會隨著父母組成而變。一般來說,男同扮演的雙親會比傳統父親更為溫柔慈祥;它們和女同組成的雙親更為均等地分配家事;單親母親多半更為熱絡、排他地經營親子關係(是否教人窒息?)。《新科學人》指出,「同儕歧視」不會是個太需要擔心的因素;大部分的孩子只是好奇。真正傷害孩童的,絕對是「雙親感情不睦」和「離婚」。
同時,與多元家庭相較,「一夫一妻」也非自古而然的。從人類學看文明的長河,「一夫多妻」才是歷史多數時間「生存贏家」的模式;只是鑒於一夫多妻會留下相當多的剩男,在人類爭戰器械進步後,「α男性」們的巨大優勢在群體反抗的失意魯蛇面前不再顯著,女人也更願意找一個「沒那麼強大、可卻能專屬自己家庭」的男性結合。「一夫一妻」漸成穩定社稷基礎。
基督教化以後的歐洲,堅貞的一夫一妻婚姻具有神聖崇高、排他的意義。直到近代,避孕技術、道德禁忌鬆動,「一夫一妻」再次回歸到一種偶然、一種自願而非絕對的信仰。事實上,只要是自願的,議定好「開放關係」或是「換妻俱樂部」的伴侶,也都表示他們生活滿意、怡然自得,並不都是人生崩潰。
在「多元家庭」成為現實的時代,「傳統家庭」不當也不再能武斷地宣稱自己是「唯一的道路」;要彰顯自己是「最好的道路」,則需要更加誠實與努力。
https://www.newscientist.com/round-up/modern-families/?intcmp=PAC|NSNS|2017-inlinelink_changing&utm_medium=PAC&utm_source=NSNS&utm_campaign=inlinelink_chang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