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再搭廢核潮 和平獎落ICAN(20171012 國際現場-嚴震生)

醒報編輯部 2017/11/12 10:18 點閱 13716 次
今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為提倡廢除核能運動的組織ICAN。(photo by Youtube截圖)
今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為提倡廢除核能運動的組織ICAN。(photo by Youtube截圖)

三、諾貝爾再搭廢核潮 和平獎落ICAN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剛剛揭曉,是一個反核組織ICAN,核能的確是國際間最關注的問題。過去諾貝爾和平獎也不乏頒給組織,因為組織所能達到的貢獻應比個人更明顯可見。

請嚴老師分析ICAN究竟是怎樣的組織,在呼籲全球減核上又有什麼樣的貢獻?

3個反核組織得獎

嚴震生:ICAN其實就是「International Campaign to Abolish Nuclear Weapons」,中文翻譯為「國際廢除核武運動」,縮寫去掉了最後的Weapon,取「我可以做到(I can)」之意。

過去30年,一共有3個跟反核武有關的組織獲得諾貝爾和平獎。1985年得主是「國際防止核戰爭醫生組織」,再來就是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在2005年獲獎,最後則是今年的ICAN。

但是3次的背景都不太一樣,當時在冷戰時期,國際都很擔心爆發核武戰爭,因為美國和蘇聯對峙,彼此都不斷增加己方的核子武器。兩國都認為,如果我國核武比他國強大,有能夠吸收他國第一擊的能力,那我國就敢發動核武戰爭。

意即,甲國攻擊乙國之後,乙國無法反擊的話,這場戰就結束了。但假若甲乙國互相攻擊,但是甲國可以承受乙國攻擊,並且還有力量反擊的時候,那乙國就不敢輕舉妄動了。

所以各國就囤積更多的核武,1960年代時期就有很多人擔心核武戰爭,譬如擔心世界末日的人會開始儲存糧食,以及教人如何避免核子戰爭,譬如防空洞之類的東西。

從防擴散到減核

但是冷戰結束之後,人們又覺得核武戰爭的可能性並不大,但是前蘇聯的核武散布在烏克蘭、白俄羅斯、哈薩克,於是人們又開始擔心核武擴散的問題。

冷戰期間有「核不擴散條約」(NPT,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即只承認聯合國的5個常任理事國,美國、蘇聯、中國、法國與英國可以擁有核武,且不能再擴散,不讓其他國家製造核武。

可是這個1968年通過、1970年正式生效的條約立刻被打破,1974年印度照樣發展核武,也公開聲明,但是因為印度也是個老文明國家,可能使用核武的機會不大,各國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後來以色列也有核武了,雖然它從不公開承認,但各國都認為它有了。巴基斯坦在90年代末期也成功發展核武,再加上現在的北韓、伊朗。如果真的有「核不擴散條約」,為何這些國家還能夠繼續取得核武?

過去是希望核不擴散,後來改為希望降低、減少核武,因為有些國家的核子武器實在太多,足夠毀滅世界好幾次,根本不需要那麼多核武。

北韓使廢核意識正夯

最新ICAN的主張更加強烈,變成廢除核武,等於要各國銷毀核子武器,剛好符合最近的國際情勢,因為新聞可見,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時不時就拿核子武器出來嚇人,再加上美國總統川普的態度,似乎一點也不害怕金正恩發動核武戰爭,反而擔心自己國家的核武已經有點老舊了,是時候需要更新一下了。

所以,我認為諾貝爾和平獎其實挺政治考量的,它希望阻止上述這種趨勢,雖然可能沒辦法因此阻擋川普,但至少讓國際重視這個議題,認識到核武的威脅真的愈來愈大。

尤其有金正恩的因素,國際應該朝向廢核方向邁進,而非只是防止核武擴散或減核。儘管有人批評「太天真」,就像1920年代的「裁軍運動」,一次大戰打完,很多歐洲和平人士說戰爭的原因就是武器太多,因此主張裁減軍備,以此減少戰爭,最後結果明顯是失敗的,後來希特勒還是發動了戰爭。因此,有人感嘆這種想法太理想。

ICAN這個組織就是由「國際防止核戰爭醫生組織」發起的,它的總部在瑞士日內瓦,大概只有4位工作人員,但是它在全球各地有400多個分部,透過這樣的聯繫不斷推動反核。最成功的一次是在今年7月,它推動聯合國通過《禁止核武條約》,雖然簽署的國家還沒有正式開始推動廢核,但也算是有成就了。

大國帶頭減核有用嗎?

問:如果有能力,應該叫北韓、以色列、伊朗或巴基斯坦這些國家禁用核武,但現在看來卻是要求那些聽話的國家不要用核武,結果會不會適得其反?因為正是那些國家發展核武,別國才為了嚇阻作用,也跟著發展核武。現在讓別國不要用核武,那不是示弱了嗎?

嚴震生:所以最開始的時候,只有那5個常任理事國能夠擁有核武,這是他們的特權,而核武禁止擴散,其他國家沒辦法發展核武,變成被這5個國家予取予求,其他國家當然不願意,所以才要發展核武。

但是,假使現在這5個大國帶頭減核的話,我認為在道德上是有說服力的,雖然不知道對北韓、伊朗這些國家有沒有用,但現實問題是這些大國根本無法說服它國,因為他們自己還在增加核武。

當然,現在談這個太晚了,如果早期就朝不發展核武方向走的話,可能就不一樣了。不過,也有一批人認為,就是因為有核子武器才沒有第三次世界大戰,包括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兩個宿敵也打不起來,近期印度和中國大陸的衝突最後也是不了了之,因為各國都怕核武,不敢輕易開戰,反而起到嚇阻作用。
問:就是達成恐怖平衡了。

嚴震生:對,不過,我認為還有一點必須擔憂,萬一恐怖分子取得核武怎麼辦?這個在電影裡已經上演很多次了,如果恐怖份子取得核武,從內部威脅國家的話,該如何應對?

如果美國拉斯維加斯槍擊案的兇手持有核武的話,引爆一個核子彈頭的話,應該怎麼處理?這才是需要注意的。

問:既然如此,那諾貝爾和平獎頒給ICAN的意義是什麼呢?

嚴震生:我認為這裡頭有政治性因素存在,最早是針對美國而來的,因為川普最開始並不反對與北韓發動核武戰爭,甚至在國防軍費提到要改善、提高核子武器。這次諾貝爾和平獎的頒發也能夠讓國際認識到美國作為一個強權,但這是一個比較不負責任的態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