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譚有勝分析報導】網路虛擬貨幣比特幣(bitcoin)在台灣掀起新的支付熱潮,它是否該列為法定貨幣也引起不少討論。對此,金管會與央行曾指出,比特幣是投機的數位虛擬商品,不能作為支付工具。環球經濟社社長林建山受訪時提醒,若比特幣威脅新台幣的價值,政府恐將管制比特幣交易,讓民眾得不償失。國民黨立委許毓仁受訪時則說,因國際資金過剩的關係,比特幣若列為法定貨幣,恐將使實體貨幣貶值。
比特幣在台灣掀起新的支付熱潮。全家與日本比特幣交易所(BitoEx)合作,在台灣將近3000家分店的超商,以100元至20000元為繳交限額,提供比特幣代收服務。日前全家更宣布,全球消費者只要使用比特幣就能在旗下所有便利商店消費。
專家:比特幣具風險
林建山受訪時提醒,超商將比特幣列入消費支付管道,恐將賠上自己的產業。他指出,任何貨幣必須經過央行的發行程序才可以使用。但比特幣並沒有通過標準的發行認定,而是讓消費者決定其價值,其波動幅度過大,不具穩定性,因此沒有銀行願意將比特幣兌換成現金。
「超商鼓勵消費者利用比特幣消費,恐將讓現金流出國外打擾外匯存底的比例。」林建山強調,雖然現在台灣執政者抱持「不管理、不承認」的態度,但若比特幣威脅新台幣的價值,政府恐將封殺比特幣交易,讓民眾得不償失。
金管會:非支付工具
前金管會主委曾銘宗也曾表示,「金管會跟央行視比特幣為一般商品,也不會將其列為管制貨幣」,也禁止銀行進行代收服務。他強調,「比特幣是投機的數位虛擬商品,並非貨幣,更不能作為支付工具。」他也呼籲,消費者應重視比特幣具波動大,易淪為非法交易以及消失等風險。
金管會比特幣調查報告指出,比特幣或有洗錢及逃漏稅的風險。因其半匿名性及低交易成本的性質,不利於金融監督機關查緝洗錢犯罪及逃漏稅的工作。傳統銀行開新的帳戶必須本人到銀行開戶,銀行會識別你的真實身分,所以銀行帳戶跟真實身分是有連結的。但是比特幣申請人的帳戶是在電子錢包自行生成,跟真實身分沒有任何連結。因此,它的「半匿名性」以及「便利性」,常被當作是非法的洗錢工具。
不考慮列入法定貨幣
針對比特幣列為台灣法定貨幣的可行性,許毓仁受訪時回應,目前國際尚未認定比特幣為合法貨幣,因此台灣政府對於這種虛擬貨幣的態度也有所保留。他也說,台灣比特幣交易在全家進行交換也有一定的限額規範,並不會對金融市場造成太大的影響。
「現在國際資金過剩,比特幣列為法定貨幣恐怕將使實體貨幣貶值。」許毓仁進一步說,政府目前不會考慮將比特幣列為法定貨幣。因比特幣匿名性質,若將其列為民眾一般的金融交易,央行無法了解市場上貨幣的交易狀況,若放任比特幣在金融市場上自由交易,恐怕將危害金融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