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與嗜好 婚後如何妥善經營(20170828 三角談愛-溫小平、樊雪春、蘇家宏)

醒報編輯部 2017/08/28 07:50 點閱 1476 次
太太需要自己的生活圈,尤其自己帶小孩的太太,因為媽媽的目光隨時圍繞小孩,但小孩卻不會隨時讓媽媽感到愉悅。(photo by pixabay)
太太需要自己的生活圈,尤其自己帶小孩的太太,因為媽媽的目光隨時圍繞小孩,但小孩卻不會隨時讓媽媽感到愉悅。(photo by pixabay)

主持人:林意玲(台灣醒報社長)
與談人:溫小平(旅遊作家)
樊雪春(心理諮商中心老師)
蘇家宏(律師)
文字整理:何綺晨、蘇家瑩、孫啟梅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今天我們要談已婚的夫妻如何尊重各自不同的嗜好和交友圈。人各有所好,有人喜歡交往某類型的朋友、有人喜歡參與一些社團,但配偶卻不一定喜歡,如何可以讓夫妻協調,各自保持自己的朋友或是一道經營共同的朋友呢?

蘇家宏:我認為不管是各自的朋友或是共同的朋友,兩者都很重要。前一陣子颱風夜我太太有一個邀約,我雖然覺得颱風天不想出門,但太太覺得當然要去,我們全家就一起去赴了這個約。

因為我們很在乎太太要有自己的生活圈,特別是自己帶小孩的太太,帶小孩說實話是滿快樂也滿沉悶的,因為媽媽的目光隨時都圍繞著小孩,小孩卻不會隨時都讓她感到愉悅。

沒有朋友圈很寂寞

如果沒有自己的朋友圈,其實常常會感到特別孤單。太太曾經跟我說過:「其實夫妻間有些話可以說,有些話卻不能說。」所以我覺得太太也需要朋友。我不一定全部認識,但會試著去認識他們,雖然關係上會隔了一層,但如果整個家庭一起出席聚會,就會彼此產生交集,交友圈也會變廣。

夫妻需要各自的朋友之外,共同朋友的經營也很重要。我們兩個在同一個教會,好處是同個教會就會有共同的朋友,也彼此熟識,常常一起出去郊遊。

譬如我們10月份想要一起出國玩,但必須帶著2個孩子一起,因為孩子在這個年紀給別人帶也是麻煩。但問題是,我們出國是為了聽五月天的演唱會,小孩子無法入場。這時正好有一個共同的教會朋友,他說可以一起去,這樣那個晚上我們就可以把孩子暫托給他,放心地去聽演唱會了。

在共同朋友裡面,彼此互相幫助,會產生更大的連結跟親密感。

朋友圈需要斷離捨

溫小平:每個人在婚前的社交圈都是不同的,特別是現在女性社交圈和以往不同,可能更廣闊,如果是這類型的人,婚後可能要做一些朋友的刪減,因為不可能婚後還一直往外跑、以朋友為重,對方(丈夫)會覺得為什麼妳婚後還不顧家,老是往外面跑?

但還是可以保留一部分原來屬於妳的朋友,婚後不能只有共同朋友或是丈夫的朋友,而沒有自己的朋友。

女性特別需要朋友

因為女性角色在家庭中非常辛苦,特別是家務、工作一肩挑的女性,如果沒有可以發洩情緒的管道,自己也會很悶。當夫妻發生衝突時,如果大家都站在丈夫那邊,她會覺得自己孤立無援。

建議女性朋友們不要為了愛先生,就把所有的朋友都拋下了。

問:也請樊老師來分享一下,每個人還是要有自己的朋友,不然很孤單?

樊雪春:心理學建議,朋友不能等到需要的時候才交往,平常就要先經營,比如一個月見一次或一段時間見一次,這非常重要。舉個例子,丈夫突然走了,如果妳都沒有朋友的話,那種感覺就像墜入萬丈深淵,孤單寂寞又可怕。

我有個朋友的先生已經走了五年,但她還是走不出來。因為平常她的生活圈只有家庭和工作,幾乎沒有時間交朋友,所以沒有朋友陪伴她走出喪夫之痛。雖然以前學心理學時早就知道人需要經營朋友,但最近直到中年後才意識到維持友誼真不太容易。

5個親密好友

所以我現在有5個好朋友,可能一個月每人花至少1小時固定聯繫見面,我們現在也已經講好等年老的時候要住在一起養生,或許是幾棟房子靠在一起,因為我們也不知道到時候誰的老伴會先走。

提醒大家,朋友需要提前準備好,因為事情發生的當下,妳完全不會有心情交新朋友。

問:您現在講的朋友是個人的朋友還是共同的朋友?

樊雪春:個人的朋友!現實而言,妳跟妳的另一半一定有一方會先走,如果萬一妳先走當然沒關係,但通常女性平均壽命比男性久,但也不一定,所以有自己的朋友很重要。

而且心理學還有一個研究結果,人需要有5個最好的朋友、還要有16個泛泛之交,可以彼此送禮問候的那種朋友,其實現實上不太容易達到這個數字。

問:謝謝樊老師的提醒,夫妻除了要打進配偶的朋友圈,也要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因為人有旦夕禍福,一個人面對困難實在太寂寞了。但夫妻也要繼續維持朋友圈,不然就只剩夫妻兩人世界,和其他人都疏遠也不好。

結婚後還要繼續維持原來的朋友,剛開始可以兩人世界,但慢慢地要走出兩人世界,不然若發生突發狀況會很難走出來,請小平老師與我們分享。

交友圈要部份參與

溫小平:雖然兩人成為一體了,但各自還是有不同的思維和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習慣和愛好,有時候夫妻間的喜好是不同的,所以朋友圈也會有所不同。

就像有些先生喜歡待在家,或喜歡從事體能活動,例如登山、釣魚…等等,而有些太太喜歡聽音樂會、去旅行,在這當中就會各自有不同的朋友,而在這當中培養的一些朋友能夠彼此給予支持。

就像我看過有些太太喜歡去旅行的,但先生不想跟她去的時候,她也可以找喜歡旅行的朋友去跟團幾天,而有些先生喜歡登山,但太太可能沒那個體力、怕曬黑,這時候就不必勉強跟隨。

在這當中建立的朋友圈,也許會有一些危險性,但相對也有一些安全性。有些先生就會持開放的態度,至少要讓彼此認識,例如旅行回來如果有些聚餐,先生就會跟著去,這時就會知道原來太太是跟這些人相處一起,千萬不要讓對方落入一種危險當中,就是永遠不知道對方的社交圈,這樣如果哪一天出了事情,也不知道要去問誰,所以偶爾還是要參與彼此的社交圈比較好。

問:有一種情況是夫妻間任何一個人有了變化,比如其中一個人過世了,夫妻兩人的共同朋友卻都走光了,這種情況下就會很孤單,因為也許朋友是跟先生比較熟,但跟妳也許不熟,因為看起來好像是共同朋友,但是人家的交情是建立在先生身上而不是太太身上,不曉得雪春老師怎麼看?

權勢效應與月暈現象

樊雪春:我特別要講一個心理學上稱為「權勢效應」跟「月暈現象」,特別妳的先生很有名,是醫生、律師或董事長等專業人士,你們建立的朋友其實都是因為妳先生的聲望而建立的,有一天先生不再具有聲望後,朋友會跑光光。

有一本書是哈維爾寫的,叫做「下臺」,他發現下臺後的淒涼與寂寞,沒有人再與自己往來。就如同先生過世後,妳原以為那些人也是你的朋友,但其實發現不是妳的朋友,而是妳先生的朋友,是因為先生的關係才與他們成為朋友的,所以我指的那些妳自己的朋友,是妳自己去交的朋友,而不是共同的朋友。

還有一種狀況是離婚,若是你都沒有自己的朋友,離婚便是失去好友聯繫最慘烈的狀況,會感受到整個交友圈是抽空的。我周圍有好幾個失去另一半與朋友的案例,他們有些人是發生在40、50歲,我有個好朋友是發生在60歲,那種感覺會懷疑自己以往的人生難道是假的嗎?

以前他們對你好是因為先生的關係,他有一個聲望比如醫生,常來詢問他關於心臟方面的問題,但他走了以後,因為你是在一旁沒有聲音的人,你就會連帶感受到自己整個友誼圈全都失去了,完全被抽離出來。

不只參與也要有聯繫

蘇家宏:真的是如此!雖然兩人需要經營共同的朋友,但共同的朋友與自己的朋友還是有差別的。我要分享個成功的案例,那就是我媽,我爸比較早過世,我爸都有一些朋友會一同參加小學同學會,他們稱為「羊仔會」。

因為他們都是屬羊的,這些人就是我爸在小學一同長大的朋友,參加活動也都是攜家帶眷,我爸媽會一同參與這些活動,我媽媽就會積極的在當中唱唱歌啊,和我爸跳跳舞,吃飯也會與每個人打好招呼,讓人感受到她可以完全融入其中,在我爸爸過世後我發現,他們還是會與我媽媽聯繫。

雖然一開始是因為我爸爸的關係建立起這樣的友誼,但也是因為我媽認真投入,在其中發揮自己影響力,不因為對方是先生的朋友而生疏,而是每一個人都會關心,特別是這些朋友的太太,關心她們的健康和生活狀況,這也不能說是經營技巧,而是她的習慣如此。因此由這也能發現這樣的作法是成功的,雖然我爸已經過世了,但那些朋友與她的感情仍然很好。

問:還有一種常見狀況是,夫妻兩人嗜好不同,婚前就已經知道兩個人嗜好不同,婚後兩人在生活上就會面臨兩種選擇,例如一方喜歡做什麼另一方跟著去,或是尊重對方的個人空間,對方愛去哪就去哪,不過度干涉,請小平老師與我們分享這樣的狀況如何處理最理想?

能力範圍支持喜好

溫小平:這是個大學問!我聽過太多例子,是硬要勉強對方要與自己有相同嗜好,這不太可能。但我認為可以試著,也就是在愛的前提下願意試著感受對方的嗜好,比如我知道有些男生喜歡看球賽,像是職棒、職籃、世界盃足球賽,每三年一次的賽事我們家都會聚集一堆男生看這些節目。

在這當中,我發現有些女生對這些話題搭不上腔,也有些嗜好相同的就能一同參與,能一同參與是很棒的事,沒有興趣的人可以不用和對方一樣這麼著迷,試著去懂這些訊息也是好事,像是足球的越位、籃球的灌籃,三分球與兩分球的不同之處,至少在這當中偶而能搭上話,讓先生在看球的時候不會因為沒有交流對象而感到孤單。

但如果只是一味批評內容無趣,對方支持的球隊也輸了,沒有繼續看的必要,對方會感到很厭煩,這樣的狀況應轉而理解對方的心情,闡述這場賽事的可惜之處,做法改變,結果也會是不同的。

有些人在試著做出這一點小小的改變後,兩人關係也有變化了,我們家的例子則是相反的,我很愛看球賽,我先生不愛看,但我最感動的一件事是,在我們結婚後不久,他知道我非常喜歡熬夜看棒球轉播,他雖然不看,但他睡在客廳沙發上,人在那裏陪我看轉播,他並不會自己跑去睡覺,這件事我很感激他。

當你願意就你自己的能力範圍,支持對方的興趣嗜好,那自己就可以適度去調整自己的做法看看。

問:夫妻之間嗜好不同究竟該如何協調、尊重彼此?方才小平老師提到陪伴,譬如陪對方爬山、釣魚、看球賽,雖然自身沒興趣,但是可以增進夫妻感情,當然也有人喜歡當一匹孤狼,只要另一半同意自己的嗜好即可。

參與嗜好創造回憶

蘇家宏:每個人的嗜好不同,像我以前喜歡騎重型機車,太太也許不太喜歡這項活動,因為騎車總是會颳風淋雨,但她還是會陪著我一起騎車兜風,令人非常感動,夫妻之間也有了平衡點,因為兩人可以一起出遊。可惜有了小孩之後就比較沒有時間與精力再騎重型機車,但是看到過去的照片,回憶還是很鮮明。

我太太也有自己的嗜好,她喜歡繪畫,她說雖然買不起真正的BMW重型機車送我,但是可以畫一輛給我,到現在那幅畫還掛在家中牆上,永遠不用擔心損壞,也不用維護。另外,她也畫了兩幅畫專門掛在我的事務所會議室裡。

我對繪畫方面完全沒有天分,但是也會裝裝樣子,對太太的畫作品頭論足一番,雖然是門外漢,但是她聽起來也覺得有趣,因為感覺我有參與她的嗜好。

陪伴是愛的支持

樊雪春:其實嗜好也可以由夫妻一方培養,譬如我的老公是一個天文迷,所以我們家裡有配備很好的高筒望遠鏡,以前我覺得抬頭就可以看見月亮星星,何必透過望遠鏡,但是嘗試一次之後,大為驚嘆,居然可以透過望遠鏡看見月亮的坑洞與光影變化,太美了。

2009年我們一起去上海看日全蝕,可惜當天氣候不佳,日全蝕只出現一下子就開始下雨,相當扼腕,但是重點在於支持,我們全家支持他的嗜好,也就是支持他這個人。

最近一個案例是陪我女兒到加拿大參加變形金剛年會,我雖然不知道這個會議在幹嘛,但是在現場參與的過程也是一個很棒的體驗,雖然聽不太懂演講內容,但現場氛圍很好,和我想的完全不同,我和女兒也有話題可以聊。

回國之後,我和女兒的關係忽然之間變得非常靠近,女兒的情緒狀態也非常穩定,完全沒有青少年對父母的叛逆,因為她感覺父母參與了她的嗜好、她的生命。

其實差異就是帶來生命的豐富性,也許對方的嗜好真的不合你意,但是你的陪伴是代表你愛這個人,意義甚過活動內容。

問:夫妻之間嗜好不同,如果一方對另一方的嗜好深不以為然,也從不參與陪伴,其實到最後婚姻關係是會出問題的,因為如果他和你話不投機半句多,那他只好去找別人談天說地了。小平老師輔導許多夫妻,閱歷豐富,請分享一些這方面的建議。

不同嗜好可豐富生命

溫小平:我很喜歡剛剛樊老師說的一句話,因為雙方的嗜好而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更加豐富,也許你不需要全然通曉對方的嗜好領域,但是至少可以多了解一些知識,譬如丈夫喜歡紅酒,博通這方面知識,或許你不是那麼喜歡喝酒,但是你可以陪伴你丈夫,嘗試去了解,兩人旅行的時候一起到酒莊品酒也是一個很不錯的回憶。

進入婚姻關係之後應該成長得更加成熟,對方喜好不同,可以學著接納、了解,不要一味排斥或者任憑他另外發展,因為有時候可能會發展成婚姻危機。

問:有關如何經營夫妻各自的朋友與嗜好,最後請三位各自分享一句話作結。

蘇家宏:不論是嗜好或朋友,夫妻之間一定要創造一個共通點,這樣至少聊天會有一個共同話題。

樊雪春:最重要的是陪伴,陪伴對方、參與對方的嗜好。

溫小平:真愛不是只愛與他的相同,也要愛與他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