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人過世的痛,如何能療癒? (20170418 三角談愛-溫小平、樊雪春、蘇家宏)

醒報編輯部 2017/04/18 09:37 點閱 95961 次
若沒有經歷過親人死亡、連結斷裂,是無法體會失去摯愛的痛,這樣的經驗是有差異性的。(photo by pixbay)
若沒有經歷過親人死亡、連結斷裂,是無法體會失去摯愛的痛,這樣的經驗是有差異性的。(photo by pixbay)

主持人:台灣醒報社長 林意玲
與談人:資深作家 溫小平
    恩典法律事務所律師 蘇家宏
台師大心理諮商教授 樊雪春
記錄整理:陳以庭、王慶宇

主持人( 以下簡稱「問」): 親人過世,怎麼樣才能療傷止痛?很多的朋友,在失去他們的親人後,傷痛不已。我們的親人雖然長期纏綿病榻,知道總有這麼一天,但當他們終有一日會離我們而去,還是難以接受。

想請教一下樊教授,為什麼熟悉的親人離開了以後,我們會有很深的失落感?

失落來自連結的斷裂

樊雪春:我們與親人之間, 可能平常感受不到,卻著實有很深的連結。比如說,當我早上醒來,看到爸媽會跟他們道早安。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 其實代表著我們與親人之間的連結,一旦親人過世,代表的正是這樣的連結突然斷裂。

所以,在你起床後會有一種哀傷,是因為當你要說「爸爸, 早!」時,發現道早安的對象不見了。這就好似內心的某一塊也不見了,跟他有關的那一塊,會感覺都消失了。這樣的驚恐感其實非常大,在英文叫lost( 失落感),那種失落感會讓人的心空了一塊,所以親人走了,你的心也空掉了。

而我們要透過自己經歷調適的過程,將空掉的心慢慢補回來。有的人一輩子都不能將心補回來,空掉的那塊就會一直懸在那裡,這些人會因此不敢去看親人的遺物,因為只要一看到,失落感就會籠罩上心頭, 好似世界是空無的,類似死亡的感覺,這樣的現象在心理學上叫「斷裂」,就是「整個斷掉」,之所以痛苦,也是因為這樣。

經歷過方能懂得的痛

比較特別的是,若沒有經歷過親人死亡、連結斷裂,他是無法體會那樣的經驗,所以這樣的經驗是有一種差異性,也就是有經驗和沒經驗的人,他們的感受完全不同。沒有經驗的人就很難安慰有此經驗的人,經歷過的人才有辦法安慰正在發生「親人斷裂」的人,這也是它在心理學上的意義。

問:蘇律師最近才經歷喪母之痛,可否與我們分享你的心路歷程?

蘇家宏:其實,媽媽的過世就和樊老師剛剛說的一樣,生命中好像自此少了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因為我跟媽媽住很近,以前每天晚上回家都會順道去看媽媽,現在也都還會習慣繞過去想要看媽媽,然後才發覺,「奇怪?我怎麼會在媽媽家?」我家與媽媽家甚至近到窗戶打開,我就能看到媽媽住的地方,之前都會習慣看媽媽睡覺了沒,就算剛從她的住處回來,睡覺前也都還是會看媽媽家裡的燈是不是還開著…。

親人的過世,真的會讓人覺得生活中空了一塊、非常痛苦。當樊教授提到這個狀況時,我還滿有感觸的,同時間也想起媽媽跟我提起祖母過世時,她是如何難受,我小時候真的不能了解,為什麼祖母的過世會讓媽媽這麼難過?當然我們家人都難過,但媽媽是難過到好像快死了一樣。

直到媽媽過世,我也體會到那種心境,因為當每天都在相處的親人突然走了,真的會無時無刻想到對方。

補足空虛靠「有事做」

舉個例子,不一定是到晚上回家時,可能就單純今天吃了什麼東西很好吃,就會立刻想到分享給媽媽,可是想到她不在了、她怎麼吃,內心就會有深深的遺憾,就是我本來都會想到的事情,可是又好像感覺不對了,這樣的感受很難去形容。

如果問我,到底要怎樣把這種空虛給補齊,其實我也不曉得, 但我可以把我的狀況跟大家做分享。當我在工作的時候,我很投入工作,專注當天有什麼案子要開庭、這個案子要怎麼分析解釋,而當我專心在釐清每個客戶的案子時,便不會意識到媽媽已經過世了。

不過當工作結束,或是在吃飯、靜下來和旁人聊天的時候, 只要接觸到任何跟媽媽有關係的話題,就很容易會想起她。像是有時候出去玩會報平安,晚上要打電話時,就會想到,「咦? 不用打了。」這時候就會有點難過。或者是,別人再提到他們的媽媽的時候,我也會想起媽媽。所以說,「讓自己忙一點」真的是一個還不錯的方法。

問:小平老師,我知道你的周遭也遇到很多人正遭遇親人過世,那為什麼親人過世會帶給人如此刻骨銘心、痛苦的感受呢?

痛悔只因未及時把握

溫小平:通常感情較親密的人過世,失落感會特別的深刻。我記得當年外公、外婆陸續過世的時候,我的感受即是如此。我小時候是在外公外婆家長大的, 幾乎都是他們照顧我。對於外公外婆的過世,一方面感到失落傷感,一方面我覺得還有一種痛悔的心情。

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對自己的父母、長輩,會覺得早知道他們那麼早離開,當初為什麼不對他們好一點,或是多陪伴、孝順他們一點?

尤其是我外婆,她愛我勝過愛自己的兒子。因為我們住同一棟樓,我記得她每次看到我都會說,「哎呀!小平啊!妳在忙啊?那就算了…。」她就很落寞的離開,我當時都會跟我外婆說,「等我這篇稿子寫完、忙完, 我一定會陪妳。」結果我永遠都沒有寫完、忙完的時候。

我還記得那時候外婆過世前, 我剛買了一輛新車子,想說可以開車載著她去兜風,可是這個心願卻再也沒有機會實現,那時候我足足哭了三年,每天晚上想到外婆,然後想到自己對不起外婆的地方,就會哭得很傷心。

有時候我就想,我們無法對已經離開的人再做什麼的時候, 就應該回頭去看還在我們身邊的人。所以,那時候我能安慰自己的方式就是,告訴自己身邊還健在的親人,看看自己的媽媽,至少我還有機會孝順媽媽。因為媽媽是外婆的女兒,所以愛媽媽、對媽媽好,就好像在補足對外婆的虧欠。

問:我們常常都會落入「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悔恨心境中,我們可以孝順長輩的時候,常會忽略擁有的時光,反而是等到他們離開之後, 才覺得非常感慨與懊惱,覺得自己做的還不夠多。

家人離開確實會帶給人們很大的痛苦,有的人往往需要好多年的時間才能走得出來。這樣的傷痛,是不是心裡雖然早有準備, 但內心仍是無法接受呢?

心理準備不一定管用

蘇家宏:對,我在面對媽媽的離世,其實已經有先做好心理準備了。因為她走得並非突然,家人都知道病情不樂觀,醫生在這之前也有說明,不過我媽媽還是很樂觀、堅強,只要不是因為藥物導致昏迷,她都還是可以跟家人說話、吃東西,雖然身體的疼痛仍存在,但看她的樣子,都讓我們覺得她似乎還可以多活幾個月、甚至一年。

在2、3 天內突然昏迷時間拉長時,那時候會覺得就算媽媽真的走了,我應該也撐得住,可實際上並非如此。就算我們心裡再有準備,可是,親人在不在這個世界上,那種感受是差非常多的,這是我再怎麼準備都沒用的事情,只有事情發生後的一切才是真的。

我爸爸比媽媽還要早過世,他過世是在民國97 年,距離現在9年多。我自己有分析比較,「爸爸過世的時候,我有哭的那麼傷心、嚴重嗎?」我現在只要想到媽媽,就會一直哭、一直哭,淚水止不住。但我印象中,爸爸過世時,我好像悲傷的感受沒有強烈到幾乎克制不住。

關於有沒有心理準備面對親人離世這件事,因為我爸爸臥病在床長達3 年半,所以心理建設的時間更久。我發現,如果這個時間是比較久的情況下,喪親後的心情好像有稍微緩和一點。

另外,這次媽媽過世,頓時就會覺得家中全部的長輩都沒有了。可是爸爸過世時,媽媽還在,感覺上至少還有她陪伴我, 並不孤單。其實,不管再怎麼有心理準備,在接獲噩耗時,還是會非常悲痛。

問:小平老師,妳是否有看過妳周遭的人,在面臨親人過世時,剛開始不能接受,悲傷到不能自已的樣子嗎?

溫小平:對,我有時候會聽到他人有一些安慰的說法是,「你就假設過世的親人只是出國了, 沒有回來這樣。」可是後來我發覺,一個人出國後見不到這個人,跟一個人過世了,我們再也沒機會看到他,這兩種情緒、情感還是不一樣的,也許是因為我們知道出國的人是還健在的,但過世的人是已經在我們永遠都無法觸及的地方。

分享是療傷良藥

依我和朋友的經驗,因為我曾經也陪伴過親人過世的朋友, 我覺得「分享」是一個能讓悲傷減輕的好方法,因為當你在和別人敘述的時候,「我還記得當年跟我媽…」、「記得我爺爺曾經…」,在敘述這些的同時,就會覺得他們還活著一樣,活在你的記憶當中、你的敘述當中。

而且在你分享的時候,你會覺得很開心你還能再講到這個人的事情。比如說,我記得他小時候很喜歡帶我去哪裡玩、很喜歡買什麼東西給我吃。所以我覺得, 不要害怕說出來。如果真的覺得自己很難過、非常想念逝去的親友,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時候,不妨找一個自己要好的朋友,或是家人,跟他們訴說心裡的情緒。

還有一個方式,像我自己就是用書寫來宣洩情緒;另外像現在網路發達,也可以在虛擬空間分享。現在我看到臉書上,滿多人會分享自己的家人最近怎麼樣了,然後底下大家就會互相交換意見。

用書寫宣洩情感

大概兩年多前,我的媳婦生下三胞胎,其中小妹妹活了15天就離開這個世界。

剛開始,家裡只有我哭得最兇,因為最初都是我每天在陪她,最後她走也是我幫她換衣服,然後抱著她、送她到太平間、帶她進入火葬場…,所以我對她的感情特別不一樣。在那個過程中,我只要打開電腦看到我幫她拍的照片,我就哭得唏哩嘩啦的,後來我就用寫的方式,甚至後來出去向人分享她的故事。

我覺得這樣的方式能讓自己的悲傷有所緩解,慢慢讓悲傷的情緒轉化成比較正面的情緒。

問:剛剛小平老師提到「出國跟過世」,給人的感覺是不同的。有時候朋友出國,長時間、好幾年見不到,自己也不會覺得生活有所不同,可是換作對方真的死了,內心還是可以感受到失落,這是什麼原因?

情感斷裂 有去無回

樊雪春:因為「出國」是你想到他可以打電話給他,你的想像裡是他都會回覆你。可是「過世」是不一樣的,是你知道你留給他的訊息,他已經不會再給任何音訊了,這種感覺是有去無回,你對他的互動在心理學上叫做「斷裂」,也就是他無法再回應你。這種感覺會讓人覺得很哀傷,因為你跟他這一生所有的一切,不會再有新的發生,就結束了。

讓家人的精神活著

其實就像小平姊說的,「你只剩下回憶。」所以我們會用回憶去敘述逝去的那個人。像之前我有個好朋友,他當到院長級的職位,而他在母親過世的時候,就幫他母親寫了一本回憶錄。在撰寫這本回憶錄的過程,他試著讓自己在看到回憶錄的時候,去感受他媽媽就在回憶錄裡面。所以整理的過程,對他來說是很療癒的。

後來他也送我一本,我在看那本書的時候,我看到了一個兒子對母親的愛,同時他也透過這個方式,讓他的母親在他心裡活著。所以,我覺得真正在面對這樣過世的情況,如果是至親的人,心裡只有一個調適的方向, 就是「讓他繼續活著」。

你可以用很有創意的方式做這件事。我自己是在我的學校、我的系所,幫我一過世的爸爸設立了一個獎助學金。因為我爸叫樊建國,所以我就設立了一個「樊建國紀念獎助學金」給研究所的學生,每年頒一次獎。

我感覺到當我將這件事做完時,我父親雖已過世20 年了, 但我還是覺得他是真的活著,活在那個獎學金裡,因為每個領到獎學金的人都會知道,他們領到的是「樊建國獎學金」。每年都有10 個學生申請這筆獎學金, 那他們就會再把爸爸的名字念一遍,而這個方式,我們就會說是一種「真正的存在」,不是身體而是精神與名字的存在。

就像,王長庚已經死了,但長庚醫院的名字豎立在那,這也是王永慶先生紀念他父親的一個方法。

不是淡了是取代

問:有人說,時間是一個非常好的療癒方式。像我自己回想我三年前爸爸過世的時候,其實是非常難過的,可是隨著時間慢慢地過去時,你會覺得那是一個比較久遠的事情了,慢慢地那個衝擊的力道就不會那麼強。妳覺得,時間是不是一個很好的療傷止痛的方式?

樊雪春:是的。其實在失落的世界裡,不管是至親的失落、感情的失落、任何的失落,時間都是一個非常強而有力的療癒力量。但不是隨著時間過去而對他的情感「淡了」,是那個人的功能、那個人跟你的關係有人取代了。可能本來是父親,但是有別的人取代父親,也許是長官,也許是長輩。這不是過去了,是有人會取代那個功能。

問:親人過世帶給我們的都是莫大的傷痛。但是,我們也該思考,當自己周遭的朋友失去親人的時候,你要怎麼幫助他、安慰他?有時候,面對這樣的情況, 會覺得自己好像很笨拙,不知道該跟對方說什麼才好,甚至可能越說越糟。

當別人很痛苦的時候,到底我們能為他做些什麼?請教溫小平老師,通常妳都是用什麼方法來陪伴親人度過親友過世的傷痛?

不要忌諱 主動陪伴

溫小平:不要心懷忌諱而不敢到別人家裡。有些人因為習俗、信仰等關係,是有這種忌諱的。但是我是基督徒,所以過年期間比較不怕到醫院去探望朋友,甚至是處理喪事。

我覺得,陪伴最好的方式是讓對方知道「你需要什麼的時候, 我都可以幫助你。」甚至我們也可以主動關懷。所以,有時候我會去幫別人主持安息禮拜等活動。等到事情結束以後,陪他去掃墓。有人相陪到親人墳前去看看是很好的,在路途中彼此也可以靜心談談。

時間稍微久一點之後,我有時候會主動跟對方談起,「我還記得你家的某某人(往生者)當初(怎麼樣)…。」聊聊那個人還在世時的正面故事,對方聽到也會感到很欣慰,而且知道大家都還記得這個人。我認為,家中一旦有人過世,最怕的就是離開的那個人會被大家所忘記。

可能往往在喪事結束後、安息禮拜結束後,大家自此就會忘了他這個失去親人的人,他會心想,「我很傷心難過,怎麼都沒有一個人來注意到我的需要?」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要記得經常關懷遭逢喪親的家人、朋友。不過,千萬不要問「你家現在過得怎麼樣?」而是以正面的方式表達關心,像是「要不要一起去看個電影、吃個飯?」等等。

問:蘇律師最近剛剛失去母親,一定有很多人會想辦法安慰你,望你能盡快走出傷痛。這其中,可能有些安慰會讓你覺得很尷尬,或是覺得不太受用。但有些人說的話卻能讓你感到貼心。可否請你以現身說法的方式來告訴我們?

樂意幫忙是最好的安慰

蘇家宏:我認為最安全、比較舒服的問法,就是「你有什麼需要幫忙的?我都願意幫助你。」像家人就會問我:「你有沒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坦白說,真的沒什麼是他們能幫忙的,因為生命就是消逝了,我們當事人自己也知道需要時間才能平復心情。所以,我覺得,當聽到「你有什麼需要幫忙的?我都願意幫你。」這種問法是最安全的。

關係比較熟的人會告訴你: 「媽媽是到天堂去。她其實是到一個比較好的地方,我們也都會到那邊去,所以其實你可以放心。」或是「她跟爸爸在一起啦,對不對?她不會孤單呀。在天上,爸爸在,阿嬤都在呀!」這些話,讓我覺得安慰,雖然媽媽不在了,但她好像真的是到另外一個國度─上帝的國度裡。

我可以想著,在未知的地方會有人陪著她,她應該是過得更好。也有人跟我說,「天堂是不會疼痛的。媽媽已經不會再感到疼痛了。她之前在醫院受盡那麼多醫療的痛苦,現在已經不會疼痛了,是值得欣慰的。」

媽媽她的確沒有感覺到太多疼痛,模樣也美美的,就是睡著了。因為我媽媽當時的狀況是昏迷,所以就想她應該是睡著了, 不像很多人是在很痛苦的狀態下離開這個人世。所以,旁人用這樣的方式來安慰我,我也覺得很適合。

問:那從心理諮商的角度, 請問樊老師,哪一種陪伴是最好的?

等對方主動談傷痛

樊雪春:很有趣的是,心理學研究發現,當最親近的人離開的時候,我們在陪伴當事人應盡可能不要主動談起往生者,靜靜地等當事人自己談起。所以當我們要表達關懷之意,可以帶些吃的、用的,或是陪他出去走走、散步;如果這時候,你跟他說「你媽媽(怎樣怎樣)。」他反而是在一種沒有準備好的狀態。

所以,心理學家的建議是, 陪伴的過程旁人先不要主動談起往生者,因為當事人一想到,那個悲傷的情緒就會立刻湧上來, 他又會開始很難過。比較好的方式,可以是在你去找他的時候, 跟他說「我給你買了兩顆蘋果, 我削給你吃。」之後再跟他說, 「我還買了兩個便當,我們把便當吃完吧。」最後告辭離開。

在你削蘋果、與他一起吃便當的過程,只要對方願意,他就會開始談失去親人的感受。有時候,你可能要固定去找他,一、兩次之後,他才會開始講他的事情。

給予正向的引導

這樣的安慰對那個人來說會是最自然的。當然如果他提起了, 就可以像蘇律師剛剛提到的「其實,媽媽是跟爸爸在一起了。」給予對方一些正向的引導,每個人皆然。

我們在很多親人瀕死經驗的研究,發現在跟失去親友的人說, 「我夢到她(往生者),她穿著很美的衣服跟我說再見,臉上還掛著微笑。」喪家聽到之後都會覺得很安慰。有個很有名的案例,就是那個人的母親過世,他在舉辦喪禮的時後突然抬頭就看到媽媽種的三色堇開花了,他就覺得這是媽媽在跟他說話。

其實在日常的訊息裡,我們會收到一些很正向的訊息,那麼就可以用這些去安慰失去親人的人。

問:總結來說,如果我們要去陪伴、安慰失去至親的人,就是默默守在他身邊,不一定要講話,純粹陪伴就好。接著,就是在他主動講起往生者時,自然而然地找到一個切入點,而不是單刀直入地聊往生者,反而會讓他觸景傷情。

最後請每一位用一句話來送給讀者朋友。如果他們最近失去親友,可以得到什麼樣的安慰?

感情不散 生命永恆

蘇家宏:面對失去的痛,並接受這個事實。畢竟人的生命就是一代一代地消殞、更迭,那麼就勇敢地接受它,並細細體會你跟逝去的人之間的感情,相信你們的感情是永遠不會消失的。

樊雪春:好好陪伴失去親人的人,陪他吃東西、陪他散步。如果可以的話,用他的名義去做一些好事,讓愛可以無遠弗屆。

我也會引用聖經的道理說,往生者在天堂,他在等你。生命是永恆的。要讓他理解這句話的真諦,往生者並沒有真的消失。

溫小平:我覺得,一開始可以用書寫的方式,開始回想從小到大跟這位過世的親人相處的點點滴滴。想著一些讓你難忘的小故事,他曾經留下對你很有幫助的一些話語。這些都將是最好、最美的回憶。

主持人:謝謝三位專家學者跟我們做美好的分享。人死不能復生,所以如何走過這段傷痛的時間,大家都應該用一種很平和的方式去處理自己或是親人的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