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賴義中台北報導】春燕來了!2014年製造業成長,可望突破3%。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IEK)公布製造業景氣展望預測結果,2014年全球經濟復甦,我製造業產值亦將受惠,但包含中國市場漸飽和等其它因素影響,也有20%衰退可能。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中心主任蘇孟宗表示,中韓兩大競爭對手來勢洶洶,我國應謹慎佈局。
IEK於21日舉辦「2014年製造業景氣展望」記者會,公布第一季製造業趨勢預測模型(CQM),分別針對金屬機電、資訊電子、化學、民生等4大業及總體產值進行預測。
據IEK預估,整體製造業產值呈溫和成長3.09%,資訊電子業仍扮產業先鋒,成長4.79%;化學工業成長微幅下滑至3.14%;民生工業持平在1.86%;金屬機電工業則可望從2年低潮中反彈,交出1.62%成長。
工研院產經中心資深研究員暨區域研究部經理陳志強表示,2014年歐美先進國家經濟回暖,但仍存在不確定因素,如美國舉債問題未解、QE退場後潛在的衝擊問題、歐洲的高失業率以及日本消費稅調升、日幣貶值等影響,台灣未必能跟進受惠。
不過,中國及南韓競爭日益威脅加重,對我國是不利因素,去年出口即受中韓夾擊,僅微幅成長。在金屬機電、紡織、化學等產業上,中、台技術已無明顯落差,我國雖在資訊電子業尚保有技術優勢,但隨著中國強勢發展面板業,差距逐漸縮小。
陳志強也指出,中國經濟成長軟著陸、實施進口替代趨成熟及一條龍式的本土供應鏈,嚴重衝擊我國製造業出口,若中韓再簽訂FTA,將成更大威脅。他建議,製造業除應提早前往東南亞新興市場佈局,也應跳脫傳統思維,向軟體與服務結合的商業模式轉型,創造更大附加價值。
全國工業總會副秘書長蔡宏明表示,我國對中國出口即占4成,中國去年仍有7.7%成長率,對製造業出口應是利多,但去年對中出口僅增長1.5%,甚至低於對東協出口的2.2%,顯示中國產業結構升級和進口替代趨穩之後,對台依賴隨之降低。他建議,製造業應加強出口投資判斷,並作好在東協設廠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