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評鑑有利有弊 學者籲去市場化

方家敏 2013/10/24 19:30 點閱 3423 次
台北科技大學校長姚立德歎說,雖然教師評鑑可能變成某種手段,但也能促使教師績效的提升。 (Photo by主辦單位提供)
台北科技大學校長姚立德歎說,雖然教師評鑑可能變成某種手段,但也能促使教師績效的提升。 (Photo by主辦單位提供)

【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台北報導】「好的大學、教師是慢慢長出來的,不是評鑑出來的!」台大物理系教授、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副理事長林敏聰,在24日的「高等教育教師評鑑未來發展願景座談」上提到,優質的教學、學習環境遠比被動式、中央集權式的評鑑來得更重要。台北科技大學校長姚立德則認為,多元的教學評鑑可以連帶推動產學合一,走出技職學校的特色。

林敏聰說,教師評鑑的目的無非是希望老師們能同時做好研究和教學,但在量化的過程中,還是容易被制式化的教學、研究、服務、輔導給綁住,讓評鑑不免流於市場化、庸俗化、功利化、平面化、短程化的傾向。他認為,比起國外由同儕擔任教師評鑑委員的「peer review」制度,台灣的卻是這種被動、父權式由上而下的評鑑制度,會造成資源的過度集中,也讓評鑑不夠彈性。

比起由國科會、教育部掌握所有權力,林敏聰認為,評鑑制度應「去中心化」,重新定位不同學校的功能,形成資源再分配。他指出,教育部應充份掌握學校行政的運作,並保障教師工作權利,以免會有「學校面臨倒閉,教師無心教學」的窘境。另外,應有多元專業的評鑑團體,如學術團體、教師工會團體、學生團體共同評價,不要讓評鑑的權力過度集中,而是強調高教的公共性與民主化。

政治大學校長吳思華也感慨表示,很多時候,教師評鑑或教學評鑑都只是因為立法委員的一句話,教育部就輕易將外部意見轉化為內部要求,對學校與教師們而言都是負擔。雖然學校的確有非常用心教學的老師,但也有外務很多,在教學上比較不用心的教師。教師評鑑的量化指標的確能在某部份達到公平,但卻也忽略某些老師在私底下與學生交流、指導所付出的用心。

「目前資源的來源與評鑑方式太集中,國科會、教育部無法定出滿足所有學校的指標。」吳思華說,雖然教學評鑑的機制本身就是一種分配政府教育資源的方式,因為資源不足,容易流於公私校間的惡性競爭。

「因面臨少子化的衝擊,私校必須適量減少老師數量,教師評鑑因而成為各校擇優汰劣的手段,老師們感受到莫大壓力,變得斤斤計較。」台北科技大學校長姚立德歎說,雖然教師評鑑可能變成某種手段,但也能激發教師績效的提升,引導學校走出技職教育學術化的困境。甚至透過教師評鑑,學校可以把研究的比重降低,驅使老師走出象牙塔,多花時間在教學、服務及產學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