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籲強化供應韌性 藍委:不能零關稅

呂翔禾 2025/07/17 13:18 點閱 528 次
立法院17日召開對美對等關稅因應公聽會,現場有許多學者專家、部會官員與會。(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立法院17日召開對美對等關稅因應公聽會,現場有許多學者專家、部會官員與會。(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台灣已經給美國台積電、並增加購買天然氣了,不可以再妥協!」藍委賴士葆17日於公聽會表示,台灣已經給美國讓太多利,不可以無限妥協,尤其是絕對不能零關稅,否則對汽車業與農業不利;但學者蔡明芳指出,應該依據風險程度適度開放,並提升我國產業附加價值,並協助受衝擊勞工轉業。

改變出口也會受傷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17日召開「台美政府對等關稅協商我國政府因應對策」公聽會。淡江經濟系教授蔡明芳分析,面對美國恐課徵高關稅,政府想要分散出口市場風險,但原本會出口到美國的廠商,就是為了追求高所得,若將產品改出口到所得較低或生產過剩的國家,對我國出口也是損害。

他提醒說,面對高所得國家的關稅政策,不該急於尋找替代市場,而是提高附加價值的研發,提高供應鏈的不可取代性。

協助衝擊勞工轉業

另外,他也批評說,部份外國產品因為面臨高關稅而形成與我國不公平競爭的狀況,政府可以依據風險承擔能力決定開發程度,若持續保護沒有競爭力的產業,資源錯置的結果對台灣經濟才是傷害。而政府除了對於高關稅政策受衝擊的就業員工給予補助以外,還要協助受衝擊的勞動力可以轉業。

蔡明芳呼籲,對美關稅談判可以從對美採購、海外投資與經濟安全談起,台灣具高度獨佔力的產業可以到海外投資,而供應鏈安全是美國關切的重要議題,政府可以就違規轉運、投資審查機制、出口管制等議題與美國合作;中長期方面,責要維持台灣供應鏈完整性、發展替代國外服務業的高附加價值以避免關稅。

台灣已給美國太多

但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表示,美國進口我國的雞腿棒關稅20%,若台灣對美國完全零關稅,傷害最大的是農業與汽車產業,若一下子就直接降為零,產業恐成受不了衝擊,而且對外談判成果仍需立法院批准,他個人要求政府絕對不能對美零關稅。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