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大競賽的原鄉 阿富汗地緣政治

陳清泉 / 文字工作者 2013/09/12 12:54 點閱 3814 次

正當全球聚焦敘利亞之際,阿富汗總統卡扎伊前往巴基斯坦會晤總理夏立夫,尋求解決阿富汗境內長期衝突途徑。理解阿富汗的衝突,必須理解阿富汗的地緣政治,進而理解緩衝國如何成為大競賽的原鄉。

阿富汗位於歐亞大陸內奧,東接中國大陸,南鄰巴基斯坦,西界伊朗,北方則分別和烏茲別克、塔吉克、土庫曼三個獨立國協伊斯蘭國家為鄰。地理因素使阿富汗成為歐亞大陸的十字口,是中亞通往南亞大陸與印度洋必經之地。

冷戰開啟美蘇爭霸

十九世紀英、俄兩大帝國在亞洲內奧展開的大競賽(The Great Game) 以劃界終結,考量的是地緣政治因素,而其核心地區正是阿富汗。大英帝國為防衛印度次大陸安全,藉此達到鞏固內部支配的目的,在戰略上,必須針對印度次大陸的周邊國家設定緩衝國,維持大英帝國在這些國家的影響力。符合戰略需求的阿富汗就成為首選。

1887年,大英帝國與俄羅斯帝國的劃界協定中,劃定奧克蘇斯河(Oxus River)為俄羅斯帝國與阿富汗的國界,並將東北角的瓦汗走廊(Wakhan Corridor)與南部帕米爾地區劃歸阿富汗,正是大英帝國為保護英屬印度,避免俄羅斯帝國版圖直接與之接壤的戰略思考。此一性格維持到第二次世界大戰,1947年英國從印度半島撤出,阿富汗便落入蘇聯的直接影響力之下,緩衝國的地位迄今仍未改變。

冷戰開啟的美蘇爭霸與美國「圍堵」政策,影響七○年代克里姆林宮的全球戰略。控制中亞樞紐地區,突破印度洋封鎖成為蘇聯的外交課題,布里茲涅夫自1973年起即對阿富汗進行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滲透。美國為防止印度次大陸成為「圍堵」的突破口,反制做法就是界定阿富汗為蘇聯的「越南」,據此秘密支援阿富汗反蘇聯勢力,誘使蘇聯軍事介入。

阿富汗仍舊動盪

結果前蘇聯於1979年揮軍入侵阿富汗,延續十年的阿富汗戰爭(1979-1989),果然蘇聯於泥沼,間接導致蘇聯解體。布希政府則藉全球反恐戰爭(GWOT)大義出師,以美、英聯軍與北方聯盟在2001年10月展開「持久自由行動」分進合擊塔利班政權;2011年6月,歐巴馬政府在尋求連任的壓力下宣布撤軍;2013年6月,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正式移交軍事行動指揮權。然而阿富汗動蕩情勢並未隨著駐防聯軍全面撤軍有結束的跡象,塔利班組織反而趁機擴大對喀布爾政府的攻擊行動。

在大競賽過程,藉由劃界協定獲得緩衝國的地位,雖然獲致相對安定的和平,但內部的部落衝突卻不曾中斷。外部強權經常介入內政,內部權力人士則利用兩強相爭的局面爭取自身利益,招來更多的政治衝突;作為地緣政治大競賽的原鄉,這也是阿富汗人民悲劇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