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將再掀起表決大戰!總統賴清德11日核可行政院對立法院國會五法的覆議。等行政院收到核可令並將公文送到立法院後,立法院將要在15天內進行表決,外界推估,最快18日(下周二)的立法院會就表決,但也可能先請...
世界進入二戰以後最暴力的時期!挪威奧斯陸和平研究所10日公布調查顯示,2023年是二戰有紀錄以來最多武裝衝突的年份,雖然死亡人數下降,但參與衝突的組織複雜度增加,讓研究者擔心未來衝突會更難處理。衝突主要傷...
「發展AI每年要增加3%用電,但我國綠能達標率低、天燃氣接收站還沒蓋完,恐會有缺電危機!」國民黨立委葛如鈞11日提醒,AI不只本身運算中心要電,帶動產業發展也會增加用電;學者梁啟源強調,我國燃氣接受站興建...
針對經濟部「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四接天然氣接受站)一定要蓋」的說法,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11日於記者會痛批,台電對缺電的說法一變再變,視基隆地方意見而不顧。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蔡雅瀅呼籲,...
氣候變遷、環境汙染問題日益嚴重,記者透過報導喚起社會大眾的環保意識,卻也淪為遭受威脅的對象!一項全球調查報告指出,從事環境氣候報導的記者面臨恐嚇、暴力及法律訴訟等威脅,甚至成為既得利益者的攻擊目標。專家呼...
「新大法官9月將提名,若現在處理國會改革釋憲,恐易讓人事權被藍白杯葛!」學者劉兆隆受訪時如此分析。但學者蘇子喬認為,釋憲案不會處理那麼快,國會改革應該不會成為人事同意案的阻礙,但若提出「暫時處分」且成功通...
「罷免立委可能是假議題,較可能國會直接重選!」學者劉兆隆受訪時如此大膽預測,他認為藍綠為了爭搶國會改革都想要倒閣獲得最新民意支持,而賴清德為鞏固統治,也會想倒閣。但學者廖達琪認為,倒閣後的選舉成本都要由立...
民主政治最強調的就是制衡,制衡的目的就是讓行政、立法、司法各自按照權限行事,不致濫權。但是如果把這些制衡的機制反覆運用,那就不只是在制衡,而是在妨礙政府的正常運作。 很遺憾地,現在不論是執政黨還是在...
近日民進黨民代喊出抵制花蓮觀光的言論,引發在野黨抨擊時,竟也得到不少網友附會。花連民宿業者表示,花蓮訂房率不到1成,甚至已經歸零。天災重創花蓮地區,地方業者也慘澹營生,民代用政治的角度來抵制花蓮不僅有失公...
總統賴清德與新住民一同包特色異國粽、副總統蕭美琴挑戰立蛋,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大啖「東部粽」,立法院長韓國瑜則領軍滑龍舟!端午節當日,各地都舉辦許多「立西瓜」、「特色粽」等特色活動,政治人物也參與各式活動。 ...
總統賴清德在上台前,曾提出緊急時可啟用核電廠,經濟部長郭智輝也說修法若通過,核二、核三可延役2、30年;但自行政院長卓榮泰在就職時高喊「堅持非核家園」目標,郭智輝也改口「非核家園的態度沒有改變」。如今,即...
未來7天高溫悶熱,午後雨勢明顯、電閃雷鳴!天氣風險預報員林孝儒表示,本週天氣型態都受到西南風影響,民眾要提防高溫悶熱的天氣,避免中暑的狀況。中央氣象署指出,11日到16日各地不僅中南部會出現短暫降雨,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