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夏天更長更熱 熱傷害需預警簡訊

醒報編輯部 2024/07/18 10:31 點閱 2634 次
高溫的致命威脅日益突顯,熱浪引發傷亡人數的增加率,遠高於其他所有極端天氣事件,是最危險的自然災害之一。(中央社)
高溫的致命威脅日益突顯,熱浪引發傷亡人數的增加率,遠高於其他所有極端天氣事件,是最危險的自然災害之一。(中央社)

入夏以來,受到氣候暖化趨勢的影響,加上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籠罩下,下沉氣流盛行,臺灣各地進入高溫燒烤模式,氣象署針對多個地區不斷發出高溫紅色預警。受到熱浪的影響,七月至今已有約5百人次因熱傷害就醫,超過往年同期。

更熱的未來 熱浪危害

不單是臺灣,今年北半球夏季熱浪也來勢兇猛,中美洲、美國西南部和東部、中東、南亞和非洲的氣溫大幅飆升,導致大量人員死亡、森林火災、電網緊張、氣象的記錄不斷被突破。

依據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的數據,自2023年七月至2024年六月的全球連續12個月滑動均溫,已經比1850到1900年的基準值高了1.64°C,顯示氣候暖化的趨勢日趨嚴峻。全球各地溫度節節升高,代表著夏季的日子將會更多、更熱,就算原本氣候和溫的地區,如今也成了烤爐般的炎熱煉獄,正視氣溫上升所帶來的各種問題是當務之急。

高溫熱浪是「沉默殺手」,不僅能導致嚴重熱傷害事件,還能影響農作物生長,加劇水體優養化,甚至影響電力供應和交通暢通等,對建築物、發電站和公路橋樑也是重大隱患。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2000年至2019年間,每年約有48.9萬人因熱傷害死亡,高溫的致命威脅日益突顯,熱浪引發傷亡人數的增加率,遠高於其他所有極端天氣事件,是最危險的自然災害之一。

高溫限制直升機救援

本月6日,美國加州死亡谷國家公園,有6名遊客因中暑必須緊急送醫。過去發生此類緊急情況時,會派出直升機將病患快速送往醫院。然而,在當日氣溫高達 53.3°C的情況下,緊急醫療直升機無法安全飛行施救,導致其中1人因延誤就醫死亡。無獨有偶,隔(7)日,加州史丹佛市的緊急醫療直升機也因救援病患附近的停機坪太熱,無法降落,不得不取消航班,改由地面運送。

這些最新事件顯示在極端高溫的情況下,直升機會因熱空氣密度過低、難以獲得足夠的升力,為確保安全,需要暫停飛行活動,因而限制了救援的功能,亮起過去沒有遇過的新紅燈。高溫造成直升機的飛行能力受限,對於救災和救難工作確實會產生重大影響,我們需要盡快尋找新的方法和技術,以確保未來直升機仍能有效地進行空中支援任務。

全方位的防救災策略

本月16日賴總統視察中央氣象署,贈送了一個巨型「乖乖」零食包,期盼負責氣象預測的超級電腦運作順暢,也承諾大力支持氣象署的軟硬體升級,提升氣象預測的速度與解析度。

總統的支持與肯定對氣象署觀測能力的強化當然非常重要,尤其是去年十月颱風小犬過境,對蘭嶼地區造成了嚴重影響,導致氣象署當地的3個風速計全部損壞,顯示氣象署不但要提升電腦運算能力,還需要盡速強化監測設備的耐用性和抗風能力,以因應未來更強烈的颱風威脅。

另一方面,隨著氣候暖化日益嚴重,自然災害更加頻繁,我們不但需要及時又正確的氣象資訊,還需要全方位的防救災因應策略。以高溫熱浪而言,不僅是氣象署的高溫警報分布圖,政府還應該整合衛福部、內政部、環境部及學界的量能,運用流行病學模型發展一個臺灣本土急需的「熱浪風險地圖」。

針對不同性別、年齡族群提供中、高、極端等不同級別的高溫風險熱區,透過如細胞廣播服務的新興科技,將緊急告警訊息直接傳到民眾手機,以即時、主動、免費的方式服務大眾,幫助慢性病患、高齡長者、孩童等脆弱族群隨時了解自己的風險,及早準備因應與防範熱傷害的衝擊。同樣的策略也可推廣到農業及交通等層面。

氣象預報和災害風險管理都是極為重要又複雜的問題,需要政府主導,結合企業、學界、一般民眾,推動多方面的努力和合作,才能有效地因應未來更多更強極端天氣帶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