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前總統薩科奇宣布要投入2017年總統大選的黨內初選,誓言重回總統寶座!薩科奇所屬的共和黨將於11月展開總統大選的黨內初選,目前共和黨內已有13人宣佈要投入黨內初選,從黨內初選脫穎而出者將有可能與法國現...
近年來全球氦氣短缺,但英國牛津大學、杜倫大學和挪威氦氣探勘公司合作,在坦尚尼亞的東非大裂谷發現了大量氦氣,足以提供全球之氣球、核磁共振掃描之用。 氦氣常被用於填充氣球而廣為人知,但其關鍵則應用於核磁...
在上帝的眼中,人人平等。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基督教與天主教領袖日前在一場活動上表揚當地宗教包容部長,對於促進宗教和諧的努力。基督教牧師也引述聖經的教導應當愛人如己,呼籲各宗教和平共處,也允諾將協助包容部部長推...
為保護海底鯨魚的棲息範圍,美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推出新聲納設備,以即時掌握鯨魚動態,避免讓行經當地海域的輪船或貨輪,意外造成鯨魚受傷。科學家也希望藉此掌握保護大型海底動物的方法,並尋找與政府合作保護棲息地的...
美國、加拿大與墨西哥等三國領袖會晤,宣言反對孤立主義,美國總統歐巴馬還指出,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就是個隱患。歐巴馬、墨西哥總統尼托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29日在加拿大首都渥太華進行會晤,他們誓言共同對抗那...
英國決定「脫歐」,美國基督教領袖紛紛給予支持,希望基督教精神能重新在英國復甦。基督教福音派佈道家葛福臨牧師表示,「我們不知道英國公投結果的長期影響,但至少短暫打擊了英國政界以及那些想要全球只有單一政府和單...
一粒麥子若落在地裡死了,就能結出許多子粒來。香港上星期一場奪去兩位英勇消防員性命的大火,經過消防員花上逾100小時救火,社區也為消防員提供支援,也令香港社會的公民意識,又向前踏了一步。 牛頭角淘大工...
航空業要降低碳排放,機長將是關鍵。研究發現,當機長被告知航班消耗的燃料將受到監督,以及達到目標將獲得鼓勵後,可降低燃料消耗。換言之,只要透過誘因就可達到省油及降低碳排放的效果。 這項研究是由英國倫敦...
香港人的工時冠絕全球,但多勞不一定多得,而且工作更難滿足和開心。有調查發現,香港僱員對公司的滿意度及投入程度僅得28%,在亞太地區中,較滿意度最高的菲律賓(59%)及印度(59%)低31個百份點,調查同時...
美國已故總統羅斯福曾提出著名的「四大自由」,其中之一是「免於恐懼的自由」,香港唱作女歌手陳詩慧就在七一前夕,譜出新曲《We're not afraid》,以「無論黑夜有多黑,香港人是不會害怕的!」為主題,...
香港民間人權陣線(民陣)將於周五(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紀念日,發起一年一度七一遊行,呼籲市民踴躍上街,抗議特首梁振英,守護香港核心價值。主辦單位安排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帶領遊行隊伍,此外亦有其餘「政治犯...
教宗方濟繼去年4月將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將鄂圖曼帝國屠殺150萬亞美尼亞人的行為定調為「種族屠殺」後,引起土耳其安卡拉當局強烈反彈,上週末教宗方濟不顧土耳其怒火,前往亞美尼亞訪問並在當地使徒教會(Arme...
演員馬修‧麥康納日前接受訪問時表示,在其主演的新戲《自由國度》(Free State of Jonas)中的男主角,面對當時不公義的黑奴問題願意挺身而出,背後其實有聖經的教導影響。他感嘆說,現今人類發展下...
英國公投結果意外脫歐,引發全球政經大地震。根據BBC報導,歐洲現在籠罩在一股詭譎氣氛之中,歐陸各大媒體紛紛提出警告,應做出徹底的改變,以對抗崛起的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 英國公投反對歐盟,牽一髮而動全...
英國脫歐結果出爐,美國國務卿急改行程,飛往歐盟商談,顯示美國介入的決心。美國國務卿凱瑞27日將會改變訪問行程直接飛往布魯塞爾和倫敦,會見英國和歐盟的高級官員。預計凱瑞將談論如何處理英國脫歐可能造成歐盟解散...
針對英國重新舉行脫歐公投請願書事件,專家認為無論是請願書的程序或內容都有問題。目前有超過200萬人簽署了網上請願書,要求得票不到60%以及投票人數不到75%,就應該要重新公投。法學專家認為,在理論上,國會...
冰島總統大選,政治新秀將成黑馬入主總統府。冰島在25日舉行總統大選,沒有從政經歷的約翰尼生已自行宣布當選。目前投票結果超過3成已經出爐,但約翰尼生得票率接近4成。不過,冰島總統在當地僅屬於象徵性職務,擁有...
因應難民問題越發嚴重,歐盟決定成立一個 共同的境管組織,並強化其海岸警衛的力量,以協助難民政策的執行。因為去年有近百萬難民湧入歐洲,歐盟22日決定成立一個結合海岸警衛隊的邊境管理機構。歐盟強調,這是為了...
英國舉辦公投決定是否脫歐,基督徒紛紛透過禱告希望結果有利未來國家發展。包括國際基督徒關懷差會(International Christian Concern)與其他基督教組織,都紛紛鼓勵英國基督徒彼此不分...
美國奧蘭多同性戀俱樂部恐怖攻擊案,一位自稱是凶嫌昔日伴侶的男子說,凶嫌在玩同性3P時,發現其中一位波多黎各男子是愛滋帶原者,才會針對性的大開殺戒。連日來,馬丁的前妻也對外表示,她之前就認為馬丁有同性戀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