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即時新聞

環境

車輛汰換新補助 金額最高19萬

簡嘉佑 2023/01/11 13:01

10年以上老舊車輛汰換有新補助,機車最低3800元、汽油汽車最低18000元、大客貨車補助金額更高達191000元!空保處處長蔡孟裕11日於記者會表示,除了環保署原本的補助方案之外,更設置民眾與科學園區等...

暖化加劇極端氣候 聖嬰年還來添亂

簡嘉佑 2023/01/10 17:36

今年恐成最熱的一年!分析研究明確指出,全球暖化就是造成極端天氣的主要因素,科學家盼能透過更先進的氣候模型來精準評估相關的影響。然而,2023年可能會迎來「聖嬰現象」,導致2023年成為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

菸防法續協商 家長籲管制加熱器

簡嘉佑 2023/01/10 13:34

「加熱煙載具應比照菸品管制!」、「全面禁止載具廣告!」,抗議手牌高舉立院門口!近百名全國家長團體代表10日到立法院陳抗,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蕭東原指出,「加熱菸與載具」就是配套成對,呼籲不要比擬成「紙菸...

禁氟氯碳化物 臭氧破洞縮小了

呂翔禾 2023/01/10 12:49

人類解決臭氧層破洞的模式,可能有助因應氣候變遷!聯合國近日發布報告稱,大氣中的臭氧層破洞正以穩定速率縮小,若能維持現有步調,北極最快2045年、南極最快2066年臭氧破洞面積能縮小到1980年的水準。雖然...

加熱菸載具管一半? 國健署:不易執行

簡嘉佑 2023/01/04 12:56

菸害防制法修法大轉彎,不再控管加熱器(載具)了?國民黨立委林為洲4日於立院指出,目前大家的共識為「嚴加納管加熱器」,但最新修法版本仍不願納管。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解釋說,加熱器屬於電子產品,衛生機關沒有審查的...

2030減碳可增5% 協助中小企業轉型

呂翔禾 2022/12/28 13:49

我國在2030年可望再減5%碳排!國發會28日公布「淨零轉型階段目標及關鍵戰略」,我國在2030年的減碳目標從原本的20%提升至25%,國發會主委龔明鑫也宣布,未來國家各項發展計畫都會經過「淨零碳排」概念...

財團黑金掌控綠能 環團:公民電廠應過半

簡嘉佑 2022/12/26 11:59

台南88槍擊案揭發黑金入侵綠能的現狀,環團呼籲,應立法「公民電廠」佔比過半!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26日於記者會說,政府應提供更多補助給家戶屋頂綠電設備,這樣還有改善鐵皮屋景觀、打造綠能商機的優點。環團人士林...

高碳排產業拚轉型 專法訂定補助

簡嘉佑 2022/12/14 16:28

高碳排業者開始拚轉型,困難比想像中大!台大風險中心博士王瑞庚14日於報告發布會指出,政府淨零政策的宣導不足,更缺乏業者參與,其中7成高碳排業者呼籲政府「立專法設立補助措施」;台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建議,政...

核二、三延役行不行 正反意見激辯

簡嘉佑 2022/12/11 19:05

核二、核三延役行不行?針對國民黨籍立委候選人王鴻薇解決缺電的「核二、核三延役」政見,綠盟痛批,核廢料無處安放才是根本問題,且核電廠延役絕非國際趨勢。再生能源推動聯盟創會理事長高茹萍受訪時也說,核電廠延役議...

氣候法6訴求 環團:應提升決策層級

蔡昀恬 2022/12/09 15:24

多個環保團體9日上午趕在黨團協商前集結於立法院外,針對「氣候變遷因應法」(簡稱氣候法)的相關修法程序,重申6大訴求,包括希望提升決策層級,以有效解決氣候變遷問題。 環團6大訴求內容包括:第一、拉高氣...

礦業法環評、諮商爭議 環團籲儘速協商

呂翔禾 2022/12/07 13:06

「行政院版《礦業法》修正草案,監督採礦業者與部落同意權並未規定清楚,恐讓台灣山林毀於一旦!」地球公民基金會7日與民進黨立委賴瑞隆、林淑芬與伍麗華召開記者會,呼籲經濟部要解決礦業法在環評與原住民諮商權的爭議...

南美洲大乾旱 8成天災與水有關

杜聿鎧 2022/12/05 11:41

乾季請不走,雨季越來越不準時!南美洲秘魯、玻利維亞、巴拉圭和阿根廷等西南部國家,自9月起並未如期進入雨季,當地民眾至今仍為乾旱所苦,牧民與農民遭逢生計問題。據聯合國氣象組織調查發現,因氣候變遷,全球水資源...

批氣候轉型大落後 立委催碳定價制度

簡嘉佑 2022/11/17 16:37

政府氣候轉型政策不及格!環境正義基金會專案主任葉于瑄17日於記者會指出,政府轉型的中期目標遠落後於國際標準,且氣候預算不足,還持續補助化石燃料,加上自然環境保育與氣候變遷對人權的衝擊。時代力量立委邱顯智呼...

藻礁保育成話題 總統關心、環團質疑

簡嘉佑 2022/11/07 18:14

藻礁保育成為7日多場記者會的話題!總統蔡英文7日上午出席「藻礁暨海洋生態館」動土典禮時表示,會持續督促中油公司做好環評。下午,應中油邀約成立的觀塘執委會在生態保育成果發表會表示,藻礁生態保育狀況良好。但環...

環團促提藻礁規劃 桃市府:要再考慮

簡嘉佑 2022/11/07 18:14

大潭藻礁保護區沒下文?民眾黨桃園市長候選人賴香伶與藻礁公投推動聯盟7日於桃市府前舉辦記者會表示,桃園市長鄭文燦有義務在卸任前,提出大潭藻礁保護區完整規畫與期程。桃園市環保局則回應,市長並未明定大潭藻礁保護...

自然成本應課稅 回饋民眾並助保育

杜聿鎧 2022/11/07 13:39

吃牛肉導致森林濫伐?距離COP15(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大會)不到一個月,巴西總統達席爾瓦表示支持環境保護是好消息,但遺憾阻止生態系統遭受破壞的資源和計劃仍然難產。專家建議應該納入「自然資本」的概...

僅35%知道淨零目標 媽盟籲政府加油

呂翔禾 2022/11/03 16:27

「蔡總統雖宣示要2050年淨零碳排,但只有35.9%民眾知道,政府要更努力宣傳,從公共建設帶頭示範!」媽媽氣候行動聯盟(媽盟)3日公布氣候變遷認知民調,只有35.9%民眾知道政府2050年淨零減碳的目標。...

七股光電過量開發! 民團籲政府管制

呂翔禾 2022/11/03 11:54

「七股光電的大量開發已侵害在地民眾生活品質與居住權,希望政府做總量管制、禁止縣道61以西地區開發,並讓在地參與協商!」搶救七股大地聯盟3日有超過200位七股鄉親北上,到總統府前抗議七股光電過度開發。當地里...

滅戴奧辛、多氯聯苯 需監控河川有機毒類

呂翔禾 2022/11/01 16:37

「我國河川的多溴二苯醚、全氟烷基化合物的含量有點高,仍需持續監控,以評估調整措施。」環保署化學局技士邱美璇1日在成果發表會表示,我國多氯聯苯、戴奧辛等過去曾造成大污染的有毒物濃度已獲得控制,但如短鏈氯化石...

有機污染物危害人體 立法規範、持續監測

呂翔禾 2022/11/01 11:39

「台灣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都有遵從《斯德哥爾摩公約》規定,透過跨部會合作監控、宣導,設法讓污染消失!」環保署化學局簡任技正董曉音1日在發表會上表示,有機污染物(POPs)容易累積在生物體內不易分解,會造成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