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能選擇,但人生可以》

醒報編輯 2024/12/12 18:38 點閱 212 次

人生到底有多少必然?哪裡開始才是自由?憑自己的力量,是否能改變命運?專精於親子關係的日本精神科醫師高橋和巳認為,所有人都受到「命定」與「自由意志」兩種力量所牽引。莫名的不得已、限制性信念、自我否定、羞恥感、無力感,可能都是來自嬰兒時期的依附創傷。

高橋醫師在本書中,詳述依附創傷的影響,與人生每個階段的課題,並歸納出六個心理規律。當我們明白心理是如何運作的,就能有意識地覺察自己哪個部分被童年創傷制約了,進而思考、練習如何鬆動。最重要的是告訴自己:「不要限制自己得到愛」!

人的一生從「依附關係形成」開始。新生兒向媽媽發出各種訊號,媽媽對此做出回應,雙方建立互動,依附關係也隨之形成。孩子想獲得媽媽的愛,這稱為依附行為,是與生俱來的渴望。這個事實深刻烙印在所有DNA上,沒有其他選擇。可以理解這個事實的人,應該不會嘗試推翻它吧。

所謂的「依附關係」是指,想和媽媽「緊緊依偎」,尋求安全感,依附關係的形成是嬰兒與母親之間的「必然」。

天生的依附關係

依附是所有鳥類和哺乳類幼體的本能。剛誕生的小貓咪,即使對世界一無所知,也懂得要黏著媽媽討奶喝。這種想「黏著媽媽」的舉動,就是我說的「依附」,英文是Attachment。那麽,貓寶寶是不是只有肚子餓才想要靠近貓媽媽呢?當然不是。覺得冷的時候、或是害怕的時候,都想躲在媽媽懷裡。

約翰.鮑比把這種天生的行為(依附)理解為母子關係的基礎。孩子想和媽媽「緊緊依偎」,得到心理上的安心感,並且也滿足生理上的需求。「依附」是指個體感到強烈恐懼、不安,會主動靠近另外一個特定「個體」,以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恢復且維持身體原本的「正常狀態」。他強調,安心與安全感比食慾更能成為依附行為的動機。

寶寶為了尋求安全感,展現的依附行為是「緊緊依偎」。接下來,回應寶寶需求的「必然」就是媽媽的「共感能力」。

媽媽的共感能力

共感能力是指媽媽能體會到寶寶的感受和感情。若寶寶哭泣,媽媽會猜寶寶是餓了?冷了?熱了?還是寂寞想要被媽媽安慰?寶寶的感受與情感會與媽媽同步。如果寶寶因為冷了才哭,媽媽也會感覺到冷。如果寶寶因為孤單而哭泣,媽媽也能感受那孤單的感覺並立刻抱起寶寶安慰他。

「共感能力」是每一個媽媽的天賦。

「依附關係的形成」始於兩個必然,寶寶的依附行為和媽媽的共感能力。這是「母」與「子」之間自孩子出生起即注定的必然行為。這種「必然」得到滿足的寶寶會露出幸福笑臉,媽媽看到寶寶笑容也會感到幸福。媽媽是滿足孩子心理、身體需求(安心、安全、擁抱、餵奶、換尿布等)的第一個「人」。

從小與媽媽有充份情感交流及互動的孩子,會百分百相信媽媽會支持自己,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珍視的存在,感覺自己來到這個世界是受到歡迎的。這就是健全的依附關係的形成過程。

基本信賴的獲得

人生,從「依附關係的形成」和「基本信賴關係的獲得」開始。知名的發展心理學學者艾瑞克.艾瑞克森(Erik Erickson, 1902-1994),把依附關係的形成稱為「基本信賴的獲得」。艾瑞克森指出,孩子透過對父母的信賴,推論出「可以信任所有持續照顧自己的人」。

「照顧自己的人」是指母親或其他主要照顧者。「照顧」是指滿足心理與身體需求。「持續性」是指任何時候都能得到照顧的安心感。艾瑞克森進一步指出:獲得基本信賴是心理發展的開始,也是人生最重要的起點。

孩子們以健全的依附關係,或是基本信賴的獲得為基礎,踏上人生旅途。只要和媽媽(或是照顧者)之間建立依附關係和基本信賴,這種關係自然地會延伸到其他家庭成員,比如父親、兄弟姊妹,接著是幼兒園老師與同儕,一步接一步,孩子逐漸融入這個社會。

孩子尋求媽媽,媽媽回應孩子,這樣的依附關係,毫無疑問就是「心理規律」。既然是規律,理論上適用於所有人。但是非常遺憾,有百分之五的母子並不適用此項規律。所以嚴格講起來,只能說「百分之九十五的母子」符合心理規律。那麼,最初的「必然」未能得到滿足的百分之五是什麼樣的孩子?他們的人生又會有什麼樣的發展?

受虐家庭的孩子

最初的「必然」,沒有得到滿足的情況。受過虐待的孩子,一生孤獨、不安、緊張。如果出生時未能與初見的母親(主要照顧者)形成依附關係和產生基本信賴,孩子會變得怎樣呢?也就是,孩子哭的時候媽媽不給他餵奶,孩子覺得孤單的時候媽媽不抱他,這樣的寶寶會如何成長?

普通家庭裡,一般不會發生這類情形,因為寶寶會很自然地接近媽媽,媽媽也很自然地接受並理解寶寶發出的訊號。能理解寶寶肚子餓的媽媽,不會無視寶寶,這是必然的。

大多數的我們都是在普通家庭成長,或許很難想像這種「必然」沒有發生。可是百分之五的家庭確實無法形成這種「必然」的母子依附關係,這些孩子經常來自受虐家庭。

受虐家庭的案例

「依附關係不成立的家庭就等於受虐家庭」,但或許有不少讀者無法將兩者劃上等號。因為當聽到「虐待兒童」這個詞,很多人的想像是一個四、五歲的孩子被家長凶狠毆打(身體虐待)或是,家長不給孩子吃飯(放棄育兒),最終孩子離世的慘狀。這些常出現於新聞裡的案例,屬於極為嚴重的兒童虐待。

然而,死亡案例裡最多的其實是幾乎沒有媒體曝光的一歲以下兒童。一歲以下的孩子還不具自主活動的能力,若缺少照顧者的保護,存活率近乎是零。當他們無法安心,得不到安全的保護的時候,就可能死亡。

當然,身亡的兒童占極少數。在完全沒有「共感能力」的媽媽身邊長大的孩子,連「想依偎著媽媽」都不被回應的孩子,其實大多數還是能勉強活下來。可是,這些無法形成健全的依附關係和獲得基本信賴的孩子,「心」會變怎樣?

焦慮依附的狀態

和媽媽沒有形成健全依附關係的孩子,鮑比指出他們會產生「焦慮依附」(anxious attachment)的狀態,會過著不安與緊張的孤獨人生。

「這種孩子長大成人後會對人感到恐懼,活在不安裡,也不會期待別人的愛與關懷。無論如何都會選擇一個人面對所有的難關。而且對於他人總有些良心過剩,時刻被罪惡感困擾。長期壓抑使他們容易出現精神狀況、憂鬱症、恐懼症。」

同樣地,對沒能獲得基本信賴的孩子,艾瑞克森描述道,「他們無法相信母親和其他人,封閉自己並拒絕他人,斷絕與他人的來往」。這些孩子無法創造獨特的自我認同(identity),並因此一生苦惱,持續活在不安、緊張、孤獨之中。

追求安心和自由

孩子無法選擇父母,也無法知道自己是不是就那麼剛好,可以生在一個能夠好好地養育自己的家庭裡。這是命運無可避免的分歧,而生在什麼樣的家庭,就決定孩子的人生起點。對於那百分之五的孩子來說,出生或許是場悲劇;但對於百分之九十五的孩子來說,誕生是幸福的。

不過,即使是享受到充分母愛的孩子,各自的命運,也就是人生的「必然」,也會有所不同。譬如,家庭經濟條件好壞、夫妻關係和諧與否、父母健在或單親家庭等等。根據不同客觀條件,孩子們各自創造自己的人生。

受虐兒童與普通兒童的人生有著絕對的差異。最初「必然」的「依附關係」成立的孩子,人生將會更自由。反之,被拒絕建立「依附關係」的孩子,自由會很大程度地受限。但只要活著,不管活出什麼樣的人生,人都會追求安心和自由,這是全人類共通的。

第一個他人認知

心理創傷是指,否定自己渴望被愛的本能。對孩子來說,第一個「他人」就是媽媽(主要照顧者),從媽媽開始,到爸爸、兄弟姊妹,最後是社會上每一個人。

第一個「他人」會對孩子的一生影響甚鉅,是一個能給予保護且充滿愛的人,還是一個缺乏共感能力、不能提供保護的人,兩者影響天壤之別。而且,這份對「第一個他人的認知」的影響力,會隨著孩子的成長,愈來愈巨大。

孩子的心理創傷

被充滿愛的媽媽帶大的孩子,也會有心理創傷嗎?假如寶寶覺得第一個「他人」,也就是媽媽,能保護好自己,接下去出現的爸爸(或是主要照顧者身邊的第二位照顧者),寶寶也會認為他「一定是好人」。

如果爸爸確實是好人,那麼寶寶會覺得「世界上都是好人」。這類型家庭長大的孩子大多不會產生「心理創傷」,在小學、中學都會相信他人、開朗快樂。如果媽媽是好人,爸爸卻是壞人,寶寶會和爸爸保持距離,留在媽媽身邊。他會意識到「即使世上有很多好人,但是也會有壞人」,並帶著緊張感成長。

能區別出好人和壞人的主因是媽媽是好人;而「世上還是好人多」這個判斷中媽媽的影響功不可沒。然而,這種情況下,他對爸爸的緊張感會變成心理創傷,並影響自己一生。

倘若寶寶是個男孩,他會對男性長輩產生過度的緊張感。在上司與前輩面前無法自由自在,容易被上司隨口而出的話語傷害,也會盡量避開和男性的交往,只有女性朋友。

倘若寶寶是個女孩,她對男性的警惕性特別強、保持一定距離,對戀愛及婚姻也會相對消極。除了保持距離,還有一種女性,會因為害怕男性、反而試圖以討好獻媚的手段來接觸男性。

這裡雖然我們把爸爸(第二養育者)分成了「好人」和「壞人」,不過我所謂的「好人」是有愛心、珍惜他人、同時也愛護自己的人;「壞人」則是指警戒別人、批判別人、不會愛護自己的人。

媽媽的影響最大

人們所受到的最嚴重的心理創傷,就是被沒有共感能力的媽媽帶大的受虐待兒童的心傷。這個傷害會深深的影響孩子的一生。

對寶寶來說,如果最初的「他人」(媽媽),是一位不能保護自己的「壞人」,那麼接下來出現的爸爸(第二位照顧者),寶寶下意識會認為爸爸「肯定是壞人」。如果爸爸是好人,寶寶會覺得「世界上基本都是壞人,但也有幾個好人」。如果媽媽與爸爸都是壞人,他會認為自己出生的世界非常困難與不幸。

然而,無論爸爸是好還是壞,對寶寶來說,媽媽才是關鍵。原因無他,媽媽是寶寶在世界上第一個遇到的人,被媽媽傷害留下的傷疤,即使有個好爸爸也無法治癒或彌補。

寶寶長大一些,去托兒所或幼兒園時也會對老師有所警戒;進入小學也不會對老師敞開心扉,和朋友在一起也同樣感到侷促不安。如果成長時一直帶著這種緊張和不安,走進社會後很容易造成憂鬱、恐懼等各種神經症。

不要對別人有期待

最難以平復的心理傷害,是無法形成良好依附的受虐孩子們所遭遇的心傷。其次則是雖然媽媽(主要照顧者)給予足夠的愛,但爸爸並不稱職;接下來是父母雙方都不是感情充裕、以完全的愛撫育孩子的人,這些情況無可避免地都會在孩子心上留下一些小小的劃痕。

事實上,世界上沒有無瑕無痕的心靈,不論是什麼樣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過心理創傷,父母亦是如此。那麼,究竟「心理創傷」是什麼?心理創傷的根源只有一個。就是在本能──想要被愛、被呵護的渴望──沒被充分滿足的情況下,壓抑和否定自己想要被愛的渴望。

就算是受虐兒童,小時候也會試圖靠近父母,發出渴望愛的訊號。但因為從來不會得到回應,導致他們覺得人都不可靠,自然也不會向他人發出求救信號。他們壓抑、限制自己的感受,根深柢固地認定「還是不要對別人有期待較好」。

否定依附的心態

這種想法持續下去,便引發他們否定自己、認為「反正我不會被愛」。但即使如此,他們也仍渴望得到愛,而當一意識到自己還是渴望被愛,他們就開始痛恨自己。這個巨大的心理創傷就在心裡生根了。

這就是所謂的「否定依附」。「否定依附」導致他們厭惡自己、否定自己。人的內心痛苦之中,否定自己傷害最深、也最難以平復。「否定依附」在受虐兒童身上最明顯可見,只不過一般家庭長大的孩子也難免有這種情感,因為我們不是隨時隨地能得到渴望的愛。(宇欽/輯)

《父母不能選擇,但人生可以》
作者:高橋和巳
出版社:心靈工坊

其他書訊:

《逆貧致富:普通人從0到1的財富自由法則》
作者:子安
出版社:時報出版

財富是貫穿所有人一生的話題。財富不僅定義了我們的生活,更賦予了人生更高的意義。 財富的存在如同氧氣一般,始終環繞著我們,可大多數人卻從未正視它,瞭解它。充足的財富儲備可為我們帶來自由和安全感,而獲取財富就如同一門科學一樣,需要複雜且有系統的知識。而這些知識的作用就是帶領我們穿越黑夜裡的迷霧,找到屬於自己的財富寶藏。

現代人往往會把過多的時間與精力投入在工作上, 一心只知加班工作,或是經營人際關係,卻從不願意花時間學習財務管理的知識,而在我看來,就是一種讓你無法致富的假勤奮,是無效的努力。畢竟沒有正確觀念與理論支撐的努力,一切全都是盲目的、徒勞無功的……。

《努力多久才可以喊累》
作者:艾莉
出版社:悅知文化

我們都對自己不夠好,總想著──是否再努力一點,就可以獲得大家的喜愛?是否再努力一些,就能求得一路的平順?於是,將所有情緒收起,而忘了還有求救的選擇。努力,不必得到誰的認可,而是要對自己有所交代。

一路的顛簸,是為了找出跳躍的契機;偶爾的心機險惡,是讓你學習判別真理;給出的善良,必須劃出一定的底線;面對感情的逝去,需儲備轉念的勇氣。不該辜負對於美好未來的期許,我們都值得那雨後的璀璨青空。

《告訴上帝:獻給不會禱告的人》
作者:魯益基.喬伊亞
出版社:宗教教育中心

魯益基・喬伊亞的《告訴上帝》,為希望更新禱告習慣的信徒帶來窩心的鼓勵。對喬伊亞而言,禱告不在乎方法技巧,而在於相信上帝對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深感興趣,渴望傾聽我們分享,無論這些問題看似多麼瑣碎。

作者沒採用複雜的神學概念,而是單單引用經文,引導讀者進入禱告的神學層面,探討禱告與基督、聖靈和教會的關係。本書表明,日常工作,甚至是最為平凡的雜務和狀況,都能深化我們的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