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活在一個「成就至上」、推崇忙碌打拚的社會,不管是日常加班,還是斜槓兼差,人們相信唯有「賺錢」才能實現自我價值,但在奮力求財的背後,我們卻默許自己失去自我與健康,但……非得如此嗎?
哈佛商學院金融專家瑪妮莎.塔克爾,提出了一個嶄新的致富之道「心富」,教我們如何正確掌握自己與金錢之間的關係。
心富是了解內心的渴望,避免熱情無謂消耗;心富是停止盲目工作,建立豐厚的人脈資產;心富是將情緒化為利器,隨時準備開創新局。
在我的金融領域,底薪是有上限的。但獎金呢?獎金沒有極限。理論上,你能領多少獎金是由商業因素決定,例如你有多努力工作、你為團隊貢獻多少,以及最重要的,你幫公司賺了多少錢。實際上,通常也有其他無形因素,例如上面感覺你為工作奉獻的程度。而我如果不奉獻,就一無是處。
第一個上班最後一個走?打勾。不管多小的簡報都賣力表現每一個細節?打勾。(我從一個同事那裡學到一招:上班時間,萬一你得出門辦私事,帶你的皮夾和車鑰匙離開就好;你的西裝外套請繼續掛在椅背上,手提包請放在文件櫃旁邊地板醒目的地方,讓你看起來只是離開一下,馬上回來──因為誰會不帶手提包離開大樓呢?)
自己的獎金數字
我們很少、很少和彼此分享自己的獎金數字。因此,這個年度儀式有一部分就是默默觀察同事耶誕新年假期後的舉動來猜他的獎金多寡。
例如,一月來臨時,你可能會聽說某同儕從C-Class的賓士升級到S-Class,或是在科羅拉多特柳賴德買了一畝未開發建地準備蓋他第二個家,這樣你就可以想當然地猜想,他們拿到的金額鐵定比你好。
要是我們對「成功」的一切信念實為假象呢?要是我們追名逐利的傾向並未帶給我們自由,反而讓好多人沉溺其中,即便那會引發憂鬱、焦慮、關係破裂,還釀成「我們做得永遠不夠」──我們就是不夠──的感覺呢?
「永遠不夠」心態
近三十年來,我沉淪於「永遠不夠」邪教之中。這句話的意思是:不管我多早開始或多晚結束工作,時間永遠不夠。不管我賺了多少錢,都不夠讓我覺得可以讓腳離開油門。不管我獲得多少盛讚,多少獎勵,也始終不足以讓我事後不再感覺空虛,我還是在想:好,我要怎麼超越呢?甚至在我一生財務收入的顛峰,我也不斷遭到金錢憂慮荼毒。
我想要在這裡暫停一下,細述金錢問題和金錢憂慮之間的差異。坊間有數不清的財務「專家」在書裡、Podcast和電視亮相時聲稱,要解決你的金錢問題,只要多賺點、少花點就行。我認為這太簡化了。財務健康不會化為一句一體適用的金句,有許多個人無法掌控的作用力,會使金錢問題雪上加霜。
現實世界的經濟議題,像是薪資停滯、生活成本增加、高通膨、可負擔的住宅短缺,以及頂端0.1%美國人擁有的財富,與底層85%一樣多的現象──這些都是可怕的金錢問題。
探討金錢憂慮
我們信任教師協助我們教育和塑造孩子,教師的酬勞卻遠遠比不上他們為社會貢獻的價值,這件事就告訴你,我們國家的財富不平等有多離奇。若我們沒有給民眾應得的報酬,要三分之二靠薪水過活的美國人多賺點,或少花點,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諸如此類的金錢問題需要各種金融方案才能解決──有些專門針對你個人的經濟情況,有些則要企業、機構和政府決策者一起修正我們更大的經濟不平等現象。
但金錢憂慮截然不同,我們將在這本書探討的金錢憂慮(也就是源於「永遠不夠」心態的憂慮)迫切需要情感和智識的對策,因為那通常跟我們的財務沒什麼關係。那是一種集體的疼痛,一種不管我多努力嘗試,都永遠無法符合標準的感覺。
心富:一種人生觀
人人都可以讀這本書:不分所得,只要你打從心底覺得必須更努力工作、賺更多錢、贏得更多讚譽、享有更多成就──哪怕犧牲關係、健康,甚至生命也在所不惜。我寫這本書最大的目標就是幫助你擺脫「永遠不夠」的心態,讓你到達屬於你自己的「心富」。
「心富」不是什麼神秘的概念,那純粹描述一種人生觀。秉持這種人生觀,你就能在金錢方面作出敏銳、周延,且不斷提升情感財富的決定。可惜,多數人永遠到不了這個境地,這本書將探討箇中緣由,以及可以怎麼克服。
我的工作狂只是我「永遠不夠」心態的一種症狀,不惜犧牲心理健康、執意追求事業成就,就是我正遭受「永遠不夠」折磨的明顯跡象了,我確實是如此。但過去我就是無法把每一個點連起來,看出在我腦袋裡喃喃叨念「你還不夠」的聲音,就是許多有害行為的根源。
我所謂的「永遠不夠」邪教與佛家所說的「餓鬼道」類似。餓鬼行走人間,不斷尋找愛、理解和歸屬感,但就算有足夠的愛、理解和歸屬感,他們也無法攝入,因為他們的喉嚨小如針眼,他們是名副其實的永遠得不到足夠。
餓鬼心態的貧乏
心理學家暨作家塔拉.布萊克博士(Tara Brach)將餓鬼心態形容為內心感覺疏離和空洞,致使人們極欲追求愛、理解、歸屬的「代替品」。「就像喝鹽水解渴,代替品永遠滿足不了更深層的需要。」她這麼說。而意識到自身的貧乏會帶來更多渴望與羞恥。「永遠想要不一樣的東西,」她說:「我們錯過了此時此地的生命。」
就像餓鬼永不饜足,「永遠不夠」邪教的追隨者永遠不會覺得自己有價值。我們的靈魂有個洞,而我們想要用工作、金錢、讚美、成功等事物來填補,但這些代替品永遠無法反映我們身而為人的價值。
當然,自我懷疑的折磨是種時不時困擾我們的普遍經驗,這本書打算探究「永遠不夠」的信念系統是如何左右我們的決定和行為,特別是在金錢、工作和成就方面。
話雖如此,我也得澄清,「永遠不夠」的感覺並非只在這些領域作亂。假如你曾經覺得自己不夠聰明、沒資格參與朋友之間高水準的對話;覺得你精心準備的感恩節大餐永遠無法和爸媽用魔法變出的相提並論;或是認為不管你投入多少時間心力展現你最好的一面,還是功敗垂成──這些都是一顆執迷心靈的幽暗小徑,也代表你還對「永遠不夠」的虛妄信念深信不疑。
「永遠不夠」方式
在為這本書進行研究調查時,人們跟我分享無數種感到「永遠不夠」的方式──時間、金錢永遠不夠,信心、平靜永遠不夠,甚至是採用最新飲食法減去的體重永遠不夠……族繁不及備載。
當你為了感覺「我夠了」而全神貫注於任一種會犧牲個人健康和關係的事物,就是任憑餓鬼吸走你生命中的愉悅──不論它化為什麼樣的形體出現。
回到工作上,請務必記得,執著於表現未必是受自尊或貪婪驅動。工作狂是一種人人機會均等的疾苦,可能影響任何背景、任何職業和所有所得等級的人。我遇過好幾個以論文獲得的引用次數衡量成敗的教授、用同時進行的案件數衡量價值的設計師、只在意下載次數的Podcaster。不知怎麼地,不管那些數字有多漂亮,還是不夠。
這就是微妙的部分。企望攀上事業更高峰本身不是問題;學習新的技能和達成新的里程碑,都可能為一個人的生命帶來莫大的滿足。但當追求太過(當你的自我價值和那些數字牢牢綁在一起,像我過去那樣),那麼再多引用、再多業主、再多下載,你也覺得不夠。餓鬼讓你無止境地需索,佛教釋一行禪師提醒我們:「我們的社會設計成這樣,使我們天天生出數萬隻餓鬼。」
工作過度的危害
從許多方面來看,我們的處境極為不利。我們將在〈第三章〉和〈第四章〉見到,現代社會長久支持的工作環境,會讓「永遠不夠」失調症無盡蔓延。比如社群媒體就是一條通往各種社會比較的途徑:為了與同儕並駕齊驅,我們相信自己必須做得更多、成為更多、賺更多錢。
我們擁抱資本主義,就是和這樣的制度綁在一起:透過生產力和消費力來衡量我們做為人類的價值。我們的雇主鼓吹一種「起床就奮鬥」(rise and grind)」的生活方式,我們的同儕也支持,而這往往會給我們的身心健康帶來災難。
這不只是美國的問題,工作過度已在全球造成健康危害。在日本,二○二一年共有一千九百三十五人「過勞死」(工作過度而猝死);法國,全國最大電信公司的數名高階主管在二○一九年因「機構精神騷擾」被判罪:那營造出殘酷的壓力環境,導致三十五名員工在兩年內自殺身亡;中國,過勞死的數字更令人肝腸寸斷:每天都約有一千六百人做到死。
組織才是工作狂
最近,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勞工組織的研究人員於二○二一年提出一項劃時代的報告,他們發現,工作過度在二○一六年造成七十四萬五千人因中風和缺血性心臟病死亡。
死者大多是哪些人呢?死時六十到七十九歲,而在四十五歲到七十四歲之間每週工作超過五十五小時的人。換句話說,工作狂跟抽菸差不多,就算你現在戒掉過勞,那仍可能在之後導致早死。
以上或許是極端的例子,但也提醒我們,組織(而非個人)才是工作狂──我們將工作置於家庭、友情、健康……可說一切事物之上──的最大受益者。(宇欽/輯)
《心富:哈佛商學院金融專家,打破「成就至上」的致富心法》
作者:瑪妮莎.塔克爾
出版社:平安文化
其他書訊:
《策略思考的6項修練》
作者:麥克.瓦金斯
出版社:高寶
推動專案時,團隊愛做不做效率低下?做重大決策時,卡在人的問題無法解決?面對競爭對手,太晚看見威脅與機會?市場充斥雜訊,難以預測局勢與行動?如果以上是你的寫照,是時候提升策略思考能力了。不過它到底是什麼?要如何培養?
全球首屈一指的領導力教授麥克.瓦金斯告訴我們:策略思考是一組心理修練。領導者藉此來辨認潛在威脅與機會、建立關注的優先順序,使自己與組織預見可行的道路,並往該方向前進。
《飲食香港:一位人類學家的日常觀察》
作者:張展鴻
出版社:三聯
本書探討香港的飲食文化,並不只着眼於食物的形式、味道和質感等物理方面,還深入考察其生產方式、地方意義、傳統價值觀、思想、社會變化和文化身份認同,闡明作者對一系列問題的研究發現,包括戰後移民、農業實踐、全球化、文化遺產和保育等,既是對香港飲食文化的一次回顧,更指出一個全面了解香港社會的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