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台灣對中出口降低、對美出口增加太快,需要替傳產尋找新市場!」財經學者劉憶如18日於北威論壇提醒,川普將對全球課徵關稅,台灣傳產減少對中出口後,將很難再出口美國,政府需協助尋找出路。學者劉大年分析,川普只相信關稅與製造業回流;台新投信董事長鄭貞茂則建議台商仍可積極赴美發展。
川普交易式孤立
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分析,綜觀川普當選後對經貿的影響,他認為川普認為關稅是萬能的,且只相信製造業回流,並不相信補貼政策、氣候變遷與對外結盟,但他並非單純的單邊主義,而是「交易式的孤立主義」,只要願意談條件,他還是願意與其他國家互動。
但劉大年說,過去川普第一任與拜登都主要對中國課關稅,如今川普2.0可能會對全球課徵10%關稅,美國的貿易逆差從2018年的8700億美元,去年已經高漲到1.6兆,除了對全世界課徵10%關稅外,墨西哥與加拿大會進一步受害,可能會徵收更高稅率,這會讓外移到墨西哥的台灣電動車供應鏈受害。
對美出口增加太快
「從川普內閣人事來看,他真的想要課關稅!」文化社科院講座教授楊永明分析,高關稅政策與交易不見得衝突,有些國家會談判有些並不會,他認為會分成幾種不同程度,包括10%全球國家(台灣、歐盟等),墨西哥與加拿大,最多是中國的60%,希望藉此減少貿易逆差。
台大財經系兼任教授劉憶如則說,台灣為了擺脫對中國的依賴,對美投資開始提升,對中從42%下降到35%,對美則從14%提升到17.5%,今年7月甚至對美、對中出口都可能打平,她認為對中減少是對的,但對美增加太快,尤其是川普當選後,對美主要是出口高科技產品,有可能受到不小影響。
要替台灣傳產找出路
「政府需要替傳產找出路!」劉憶如提醒,過去對中出口很多是傳產,如今傳產逐漸移出中國,也不可能出口到美國,呼籲政府要尋找類似如東協國家等地,讓傳產出口能維持動能。她表示,我國出口雖然增加10%,但除了高科技以外,其他產業幾乎都是衰退,中國對東協出口已經超過對美出口,不得不留意。
台新投信董事長鄭貞茂則認為,其實川普的原則很簡單,如果符合赴美投資等資格,可能不受關稅影響,當地的公司稅還可能從21%下降,包括台積電、鴻海等廠商都已經提早布局,且他認為川普的課稅也會考量現實面,台商赴美其實也有很大商機,川普上台的影響並沒有那麼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