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率與勞參率創新低 民團籲增彈性親職假

呂翔禾 2024/11/13 14:19 點閱 5003 次
立法院13日進行「有薪彈性親職假」公聽會,與會專家大多支持增訂。(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立法院13日進行「有薪彈性親職假」公聽會,與會專家大多支持增訂。(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如今愈來愈缺工,應設立有薪彈性親職假,讓更多婦女留在職場!」包括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彭婉如基金會與民眾黨立委陳昭姿等人13日在公聽會都積極呼籲增加以日與小時為單位的有薪假。催生聯盟發言人黃喬鈴強調,新手父母的照護假、特休與事假根本不夠育兒臨時用。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也說,增設假期可讓父母更了解小孩狀況。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13日舉行「於性別平等工作法育嬰留職停薪制度中,增訂並併行『有薪彈性親職假』的可行性」。

新手父母假期不夠

黃喬鈴表示,台灣的女性勞參率與生育率都創下新低,年輕與中生代女性容易因為生育或是帶孫子退出職場,造成30到40歲的婚育離職潮,但同年齡的德國與瑞典反而勞參率是提高的:另外在50歲以後的顧孫離職潮,台灣暴跌50%,德國與瑞典下跌還不到1半。

「新手父母的假期根本不夠用!」黃喬鈴指出,特休是根據年資而定,家庭照顧假雖有7天但無薪,如果家裡有2個小孩,交叉傳染腸病毒下,很多母親請到後來只能請事假,甚至考慮離職。她說明,德國過去的育嬰假原本也是鼓勵父母專心帶小孩,但隨著時代浪潮,德國也在2007與2014年將相關假期變得更彈性。

企業人力捉襟見肘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法遵及人事部研發專員陳竹儀強調,小孩除了生病以外,有時候臨時狀況也多,即使有祖父母照顧,但學校打電話給家長接小孩時,通勤還是要由家長負責,且女性想要重返職場相當困難下,不如開放有薪彈性親職假,且可以日或小時為單位,讓更多女性留在職場。

不過桃園市人力資源管理協會秘書長徐啟勝坦言,台灣多數企業是中小企業,如今已經陷入缺工年代,且加上《勞基法》可臨時排定退休,很多企業主乾脆關廠不做,損害的反而是勞工的就業權。他強調,資方大多認為台灣已經有家庭照護假可應付臨時需要,若小時上已有《性工法》減少或調整工時因應。

因應少子化刻不容緩

但全教總文宣部主任羅德水強調,台灣2049年人口將跌破2千萬,且少子女化、高齡化下,青年的扶養比將會更沉重,如今中央與地方政府都在發津貼,但刺激效果更不好,不如提高育嬰假留停領薪、增設有薪親職假;陳昭姿則說,有薪彈性親職假有利親子關係發展、可促進勞資雙贏,提升生育意願,政府面對少子化全球倒數困境,應更積極修法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