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大安區排隊名店「阿英海產粥」,24日無預警宣布永久歇業,原因是老闆英姐身體已經無法負荷。其實這一兩年,不管是餐飲名店、老店都紛紛撐不住,像是營業十幾年的「十二籃粥火鍋敦北店」、「摸摸桃子洋菓子」蛋糕店也關門,甚至知名的「牛五蔵溫體牛火鍋台北店」也都停止營業。
停工的原因,幾乎所有的老闆都指向了找不到人手,台灣的缺工潮已經大到連名店都難以承受壓力。
外送吸引年輕人力
這些餐飲名店其實都開出高薪找人,有的入門都有四、五萬元,那為什麼還是找不到人?主要是年輕人有了另一個更優厚的選擇「外送」。如果是到餐飲店工作,上班時間固定都得一次待上八個小時以上,如果人力調度困難,還得支援加班。另外除了基本學習調理之外,還有外場服務、清潔跟庶務等等工作,等於一人當多人用。如果改選擇外送,時間彈性有自由,收入更是相對豐厚。
外送熊貓每單可以賺七十元,一小時平均三張單,一天自由選擇跑八個小時,一天都可以賺到將近兩千元。如果只休四天,一個月都能賺到五萬元,還沒有加上小費等其他收入。這樣充滿自由又相對賺得更多的產業,當然會吸引年輕人投入。如果時代讓年輕人對工作的定義改觀,那企業跟社會也只能調整產業,不然還是無法在社會上生存。
台灣人力退潮
台灣社會現在正面臨著大批人力退休的時候,未來九年,估計有三百多萬人會退休,但是少子化的狀況雪上加霜,也難怪各產業都缺工,尤其是俗稱「3K(危險、辛苦、骯髒)」的特定產業,「有錢請嘸工」更是非常普遍。日本跟韓國同樣面臨著類似的困境,一個解方就是努力引入外籍實習生與勞動力來填補。
目前日本跟韓國都大力引進越南方面的人力資源,甚至現在也試著引進其他國家的人力。韓國2024年會引進16萬人力,日本的勞動力主要來源是越南跟印尼,現在已經超過了兩百萬人。
吸引外籍人力
台灣雖然也有七十萬外籍移工,但是家庭看護工佔了很高比例,大概四分之一。也就是說,台灣其他產業獲得外籍移工支援的並不多,尤其是許多勞動密集型產業,或是小型餐廳等都無法獲得奧援。台灣需要對開放外籍移工的條件更加放寬,不然光是大工廠獲得人力資源,無助於社會上更普遍的餐飲服務業。
就算是現在最需求孔急的家庭照護,開放資格也依然十分嚴苛,尤其要求照顧老年者的年紀要年滿八十歲,台灣平均壽命才81歲,平白把台灣的勞動力鎖在家庭裏面,這樣不但不能賺錢還要照顧家庭,十分不合理。
台灣相對先進國家,薪資十分低廉。這也導致許多年輕人力寧願去歐美打工,也不願意留在台灣打拼。要幫助產業有能力發出更高的薪水,就是要全力拚經濟。台灣定義的低薪是三萬一千元,現在卻有差不多120萬人,佔全體勞工16%以上是領這樣的薪水。如果政府還在洋洋得意提高最低薪資,卻忽略薪資早就跟物價脫節,那也只是另外一種自我感覺良好。
雇主改變心態
對於雇主來說,常有時不我予之感,認為現今世代不能吃苦、斤斤計較。但是相對美歐日來說,台灣的勞工意識其實很淡薄,也少見癱瘓社會的大型罷工,已經相對夠吃苦難勞,如果雇主還不能意識到,才是真正落後於時代。
低薪的因素一定是來自產業、勞工跟政府三方面。如果單純想把問題歸咎於其中之一,只是捨本逐末。如果台灣只能困在三方互相指責當中,低薪的問題只會每下愈況,最後不論是政府、產業跟勞工都會一起被這個時代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