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在本月12日發布報告指出,剛剛過去的七月是有史以來最熱的月份(達17.01℃),比20世紀的七月均溫高出了1.21℃,這已是連續第14個創高溫紀錄的月分;並預測今年的年均溫將會超越去年,成為有氣象紀錄以來的高溫新榜首。
在臺灣,今年七月平均氣溫為29.7℃,較氣候平均值高了0.7℃。若不是該月23日凱米颱風來襲,很可能七月的均溫會超過30℃。在高溫襖熱的天氣裡,我們不僅要全力做好對抗熱浪的工作,也要特別防備紫外線會造成的傷害。
紫外線的分布廣
紫外線(UV)是一種波長100~400奈米(nm)的電磁輻射,約占太陽光的13%,通常分為長波(UVA)、中波(UVB)、及短波(UVC) 三個波段。一般來說,波長越短的紫外線,殺傷力越強。
在地表的自然環境裡,長波紫外線約占97%,能穿透雲層和玻璃,對皮膚的影響大;中波紫外線約占3%,會引起皮膚曬傷和紅腫,並且與皮膚癌的風險高度相關;短波紫外線對生物體的危害性最高,但絕大部分被平流層的臭氧吸收掉,地表環境中幾乎不會接觸到。
紫外線的分布與地理位置、季節、天氣密切相關。一天中,正午時分的陽光最強烈,紫外線強度突出;靠近赤道的地區,因為太陽光的入射角度較直,能量集中,紫外線強度較高。春末與夏季時,因為太陽的高度角較大,紫外線的強度高於其他季節;另外雲層、霧霾和大氣中的汙染物會阻擋部分紫外線,可降低紫外線的強度。
在高海拔地區,因為大氣層變薄,減少了吸收和散射的效果,紫外線強度通常較高;而海邊沙灘、雪地、城市高層建築的牆面或玻璃幕牆、汽車玻璃、堅硬的地面都會反射紫外線,進而增加紫外線的強度。
紫外線加速皮膚老化
紫外線對人體和環境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在環境方面,過量的紫外線會影響植物的生長和發育,並對河川、湖泊和海洋中的浮游植物造成傷害,進而影響整個生態系統的健康。對人體的影響則主要在於皮膚、眼睛、與免疫系統。
紫外線會加速皮膚的老化過程,導致皺紋和皮膚鬆弛,這種影響是會不斷隨著年日累積。在夏季旅遊時,許多人過度暴露於紫外線下,又沒有使用防曬霜保護,會出現皮膚紅腫、疼痛和脫皮的損傷。若長期暴露於紫外線下,會增加黑色素瘤、紅斑性狼瘡、皮膚鱗狀細胞癌、和其他皮膚癌的風險。
紫外線還會促發白內障的形成,影響視力,因此長期在戶外工作的人,如建築工人和農民,因為暴露的時間過長,罹患白內障的風險就比一般人高;即使是時間短但強度高的紫外線照射,也會引起眼睛結膜發炎和疼痛。不僅如此,暴露在過量紫外線的環境裡,可能會抑制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使身體更容易感染,也會引起細胞內DNA的損傷,導致基因的突變。
氣候暖化加劇紫外線
在當前的背景下,紫外線對我們的危險性正在增高。因為人類活動釋放的氯氟烴(CFCs)和其他含氯、溴的化合物已經導致平流層中的臭氧濃度顯著減薄,有更多的短波紫外線到達地球表面傷害我們。雖然自1989年以來有《蒙特婁議定書》的努力推動,平流層中的臭氧濃度開始出現了改善的成果,可是在最理想的情境下,也要等到2060年才會回到1980年代的水準;在完全恢復之前,我們的風險仍然非常高。
同時氣候暖化正導致極端天氣事件大幅增加,影響雲層的形成和大氣中的水汽含量,從而改變紫外線的強度和分布,加劇防護工作的難度。隨著紫外線強度的增加,治療紫外線相關疾病的公共健康成本快速上升,對醫療體系造成沉重的壓力。
總而言之,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的日益加劇,紫外線的危險性絕對不容忽視,政府應該加強防護措施和提升公眾的教育,以減少紫外線對我們健康和環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