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颱風季節已到 防災應有全新思維

醒報編輯部 2024/07/28 12:17 點閱 7025 次

在本月20日形成的第3號凱米颱風,由於臺灣附近孕育的海面環境溫度高,垂直風切弱,因此強度很快的在24日中午就增高到強烈等級 (風速 >53公尺/秒),成為今年首個侵襲臺灣的強烈颱風。

第2類侵臺路徑降雨大

原先氣象單位對凱米行進的方向,初判是通過臺灣北部海面的西北颱,隨著周圍大氣環流條件的改變,逐漸向西修正,最後是呈現的是24日深夜在宜蘭南澳登陸的第2類西北向侵臺路徑,隨後在25日清晨從桃園新屋出海,但是降雨一直持續到26日,影響時間不僅長,範圍也廣。

第2類颱風的路徑,除了有強風的影響外,強降雨更是極大的威脅。在颱風暴風圈接近台灣陸地的期間,降雨影響最大的區域就是東北部山區的迎風面;隨著颱風向西或西北方向移動並移出臺灣陸地,颱風的環流會從東北風轉為西北風,這時候如果西南氣流旺盛,西北風與西南風會在臺灣西部輻合,中南部的山區迎風面就成了暴雨中心,成為超大豪雨的受災區。

最近一次類似路徑的侵臺颱風是2017年的第9號中度颱風尼莎,由宜蘭蘇澳登陸,在苗栗竹南附近出海,蘇澳、宜蘭曾出現16級強陣風。由於受到隨後第10號海棠颱風以及西南氣流共同影響,南部地區發生了超大豪雨,造成臺南、高雄及屏東部分地區嚴重淹水。

近似莫拉克的凱米

另一個路徑類似卻影響臺灣最嚴重的,就是2009年八月的第11號中度颱風莫拉克,當時由花蓮登陸,於桃園附近出海。在侵襲期間,颱風本身的環流加上伴有豐沛水汽的西南氣流,豪大雨侵襲時間長達64小時,導致了嚴重的洪患和土石流,特別是在南部地區,許多測站降雨量都超過1000毫米;例如阿里山測站累計雨量達2,965毫米,相當於1整年份的降雨量,打破臺灣歷年紀錄,受災情況也超越1959年的八七水災,成為臺灣洪澇史上排名第一的「八八水災」。

這次凱米颱風侵臺期間的週邊大氣環境與莫拉克相仿,降雨的等級也一樣驚人。凱米不但接收了南海巴比侖颱風的殘餘西南氣流,水汽極為豐沛,並且由於颱風經過路徑的海溫偏高,風力還更強。颱風環流加上西南氣流的雙重影響,東北部山區及中南部攔截了龐大水汽,導致出現致災性非常高的豪大雨,山區累積雨量已高達1800毫米以上,平地雨量也達900毫米,彰化以南的縣市受災十分嚴重,高雄市中心區的災情更超越莫拉克。

防颱工作需不斷提升

自2018年直到去(2023)年八月的11號海葵颱風之間的4年多,在西太平洋生成的颱風有140多個,路徑不是往北偏就是向西走,都繞過了臺灣而沒有登陸,因此臺灣很幸運的沒有發生重大的颱風災害,但是也因此鬆懈了大家的防颱意識與準備,這個弱點在凱米颱風期間就顯露出來。

以臺灣各處都常見的鐵皮屋而言,由於許久沒有經歷颱風的考驗,鐵皮屋頂的螺絲釘許多都已鏽蝕,經強颱一吹,許多與主結構脫離,四處漫天飛舞,危險性極為可怕,室外的懸掛物、招牌、圍籬、鷹架及陽臺盆景等也有同樣風險,政府建管單位與業主定要時時檢修維護,以確保大眾安全。

今年六月底在加勒比海生成的颶風貝羅(Beryl),是大西洋颶風季第一個在六月就出現的五級颶風,比過去通常在八月才會出現的時間大幅提前,並且在不到24小時內就增強到三級以上,非常罕見。近期的研究也顯示氣候暖化已使發生強烈颱風的頻率升高,同時日漸溫暖的海水,蒸發出更多的水汽進入大氣層,提升了強降雨的風險,都是人類社會未來無法逃避的大患。

今年第一個侵臺的強颱,正是一個檢驗的試金石。因應未來要面對更強颱風及豪大雨的考驗,不論是政府、企業、一般民眾都必須積極加強整備,時時上緊發條,用全新的思維作好一切的防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