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為「新青安」的金錢遊戲

林政武 2024/06/30 12:14 點閱 2182 次
「新青安」是為了從根本解決少子化問題,如何讓年輕人買得起房子,卻成了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中央社)
「新青安」是為了從根本解決少子化問題,如何讓年輕人買得起房子,卻成了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中央社)

高房價跟低薪被列為年輕人不敢生小孩的兩大元凶,蔡政府主政這八年以來,連8年調漲基本薪資,月薪從2016年的20008元調升至2024年27470元,8年累計月薪總調幅約37.3%,但薪水漲幅遠遠比不上物價通膨的速度,生養一個小孩到成年獨立,有人估算至少要5百萬元。

青年養兒難購屋

讓我們把標準降低一點,以筆者為例,小孩從小到大都是讀公立學校,沒有補習,花費最大的應該是大學這四年,粗估學費、住宿費跟生活費,大概要80萬元,加上大學前18年的開銷,總花費至少也要2百萬元跑不掉,對於家庭年收入不高的家庭來說,買房跟生小孩成了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兩難。

為了從根本解決少子化問題,如何讓年輕人買得起房子,成了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幾年前的軍公教年金改革,重點擺在多繳、少領跟延退,三管齊下,有效延後破產年限;同樣的道理,政府要實現居住正義,也必須多管齊下,包括有感提升薪資、提供大量平價宅供給,但以上這兩點顯然在短期內,政府是做不到的。

新青安之後?

所以最近政府提出了一個希望能讓年輕人都買得起房子的「新青安」政策,拉高優惠貸款政策到一千萬元,延長還款年限到40年,提供最長5年寬限期,政策推出後,台灣房市火熱,2024年首季,無論是新舊屋房價或房貸申辦戶數,全都創新高。

讓我們思考一個問題,當年輕人買得起房子的背後,是扣掉頭期款,前五年寬限期一過,每個月房貸支出超過收入的一半,這筆房貸揹到65歲退休了,可能還還不完,這樣算是實現居住正義了嗎?

可預期的是,等五年後寬限期一到,政府的保護傘消失之後,負擔不起的房貸族會掀起一拋售潮,賣得掉就算了,如果賣不掉,就會引發類似美國2007年的次貸風暴危機。

離居住正義更遠了

總而言之,政府的新青安政策,立意良善,希望讓年輕人都買得起房,卻低估的人性的黑暗面,吸引了一群投資客進場賺價差,同時也給了建商一個推升房價的地板價格,就算在鄉下地方,沒有一千萬,基本上買不到新房子了,在這種預期心理之下,原本預計買房的年輕人,咬牙進場,先買再說,而不打算買房的,房租在這一波房價上漲的浪潮中也跟著水漲船高,連帶受累。

大家都知道一個道理,持有一檔股票,你會希望它漲,賣出後則希望它跌;同樣的道理,無殼蝸牛希望房價跌,買房之後反而希望房價上漲,原本期待政府打房,實現居住正義的民眾,變成持有房屋的資產階級後,思維在一夕之間翻轉,而我們離原本理想中的居住正義的那一條路也越來越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