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良談影〉好萊塢「爛片」事件平議

梁良 2024/03/13 13:44 點閱 1968 次
好萊塢巨星嫌棄自己過去拍的爛片,但觀眾看電影多會著眼劇情、演技、和製作等三個層面,以決定它是否會被認為是爛片。(Photo by Vincentas Liskauskas on Unsplash under C.C License)
好萊塢巨星嫌棄自己過去拍的爛片,但觀眾看電影多會著眼劇情、演技、和製作等三個層面,以決定它是否會被認為是爛片。(Photo by Vincentas Liskauskas on Unsplash under C.C License)

日前,在臺灣醒報上看到一則報導,它的標題一下子吸引了我的注意:「舊戲不堪回首,外媒列明星崩潰爛片」。主要是「爛片」兩字相當聳動,讓我以為在文中被好萊塢巨星嫌棄的那些演出作品真的難看到不行,但在看到那些列舉出來的影片片名時覺得也還好。

像凱文‧科斯納主演的《水世界》、珊卓‧布拉克主演的《捍衛戰警2》等,都算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爛片」,只能算是「不如預期的那麼好看」罷了。

取決於觀眾感受

事實上,一部影片「好看」或是「不好看」?是否算得上是一部「爛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觀眾自己的個人感受,非常主觀,有時候更是跟觀眾自己設定的觀影標準、甚至是看片時候的心情等有關,而跟影片本身的表現好壞無關。

正所謂「一個人的蜜糖,是另一個人的毒藥」,各有所好,很難勉強別人接受自己同樣的評判標準。有不少被各大影展的評審挑選出來的得獎影片,我就覺得「爛」到看不下去!

然則,真的沒有一個客觀標準來鑑定什麼是「爛片」嗎?基本上還是有的。試舉《國語辭典》的解釋為例:什麼是爛片?「缺乏內容、沒有水準的影片。」

例句:「這部片子劇情膚淺,內容空洞,因而被影評人評為超級爛片。」「有人以為這是部爛片,但我看完後,覺得還蠻有意思。」但這裡所說的「缺乏內容」或是「沒有水準」,還是一個相對空泛的說法,我們不妨再細加分析說明。

缺乏內容的影片

一般的觀眾看電影,大概會著眼在三個層面:劇情、演技、和製作。這三個元素表現的好壞都會影響到它是否會被認為是爛片。

對習慣於追看故事的觀眾而言,「劇情」是否合理?是否交待流暢?有沒有邏輯不通?前後發展矛盾?這可是影響他們是否能「入戲」的主要判斷標準。編導在敘事上能照顧到這些,基本上就不容易拍出「爛片」。

要是劇情胡亂編造不管邏輯,時常在情節的轉折點上虛晃一招呼攏觀眾,或是用只有編導自己明白而觀眾無從感知的方式交代事件的來龍去脈,讓觀眾看得一個頭兩個大,那麼觀眾就很容易因為「看不懂」而把電影歸類為「爛片」。

出色演技彌補缺憾

其次,大部分的觀眾對演員表演的好壞都很在意,因為他們是透過演技來認同故事裡的人物,去感受電影中的喜怒哀樂。演員的出色演技能夠彌補影片在劇情和製作方面的不足,例如吳慷仁在《富都青年》就發揮了這個作用。

相對的,一些呆若木雞的顏值偶像或是只有1號表情的大明星,他們在銀幕上顯示出馬虎兒戲或是虛情假意,就會一下子讓人看得出戲,從而招來罵名。有時候劇本沒有把角色寫好,也會讓演員的演技無從發揮,被動擔負起演「爛片」的責任。

何謂「爛片」?

再來是影片在製作上,有沒有達到一般的行業標準?低成本的獨立製片,一般在製作品質,例如攝影、燈光、美術、剪輯等技術面是會表現得比較粗糙,故有些人習慣把「B 級片」等同為「爛片」,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觀念。

因為一般看這類影片的觀眾很少會在意這些技術方面的弱項,反而容易欣賞他們克服製作上的困難而表現出來的藝術創意,例如只花300萬日幣拍出來的恐怖喜劇《一屍到底》大受歡迎就是個好例子。
相反的,一些娛樂大片要是被人發現有特技穿崩,甚至只是跟此前的影片效果雷同,也會被痛貶為「大爛片」。

至於發展成系列電影的商業片,原創的第一集通常都比較精彩,但在賣座之後重複又重複拍攝的續集卻容易變成流水作業,只見「套路」而不見「創新」,也很容易淪為「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