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旭岑談音樂》芬妮與亞歷山大與舒曼

蕭旭岑 2024/02/29 16:34 點閱 2209 次
鋼琴家李希特與鮑羅定弦樂四重奏的合作,最練達豁然的鋼琴聲,神遊融合在超然物外的弦樂聲裡,是此曲的不朽名演。(作者提供)
鋼琴家李希特與鮑羅定弦樂四重奏的合作,最練達豁然的鋼琴聲,神遊融合在超然物外的弦樂聲裡,是此曲的不朽名演。(作者提供)

如果你問我,有沒有那些時刻,特別感受到古典音樂純粹的美?第一個躍入我腦海中的,就是瑞典電影大師英格瑪・伯格曼(Ingmar Bergman)1982年的電影《芬妮與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一開頭亞歷山大出現的畫面。

那段畫面背景就是絕美的舒曼鋼琴五重奏第二樂章,我永遠記得我第一次看的時候,心裡湧現豐沛的感動:什麼是藝術的純粹?什麼是美的極致?這就是啊!

深刻品味的行家

柏格曼是電影史上最巨大的身影,他晚年的巨作《芬妮與亞歷山大》,真的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座高峰。每次重看,都是心靈無窮的滿足。而柏格曼對古典音樂的運用,搭配他偉大的影像藝術,也是所有導演夢寐以求的巔峰。

在《芬妮與亞歷山大》開頭,柏格曼神妙地引用舒曼(Robert Schumann)的鋼琴五重奏第二樂章,不是樂章開頭,而是中段如天堂般的甜蜜旋律。這絕對是一個對古典音樂已經爛熟於胸,有深刻品味的行家,才可能會有的選擇。

柏格曼的電影大量使用巴哈、貝多芬、莫札特、孟德爾頌、舒曼、李斯特、蕭邦的音樂,包括《黑暗中的音樂》(1948)、《喜悅》(1950)、《夏季插曲》(1951)等,主角與劇情也都與古典音樂有關;最後一部作品《薩拉邦德》,甚至用演奏大提琴的父女作主角,一段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為主題。

不僅配樂與題材,1978年的巨作《秋光奏鳴曲》,柏格曼甚至還特意用古典奏鳴曲的結構形式,呈現母女之間難以言喻的愛恨情仇。我相信電影史上,絕少像柏格曼這般,將自己對古典音樂的愛好,徹底投注在他的電影作品裡。

沉入甜美的夢境

就是有這樣真誠熱愛音樂的電影大師,才會讓古典音樂的美,透過另一種形式,一代一代傳下去!就如《芬妮與亞歷山大》開頭採用的舒曼鋼琴五重奏第二樂章中段旋律,饒是我已經聽過舒曼這首曲子許多次,但是在柏格曼神奇流動的鏡頭下,這段旋律彷彿變成一首新曲,讓人一下就陷入沉沉的甜美夢境裡。

舒曼的室內樂都是精品,這首鋼琴五重奏尤其是精品中的精品,也是舒曼的夫人,鋼琴名家克拉拉・舒曼最喜愛的丈夫作品。1842年舒曼轉往創作室內樂,先完成三首弦樂四重奏,之後又寫出此首《鋼琴五重奏》,並提獻給愛妻克拉拉,全曲寫作只花約兩週左右。

舒曼的天才與絕技,在寫作這首鋼琴五重奏時毫無保留地展現,成功將鋼琴與弦樂四重奏高度融合,連華格納都大表讚賞,還寫信給舒曼,稱讚此曲的美是「唯一的救贖」。另一位大作曲家布拉姆斯更深受此曲影響,不但將之改編成雙鋼琴版本,並據此寫下自己的鋼琴五重奏,可見舒曼此曲的魅力。

唱出悲歡離合

第二樂章是慢板樂章,以葬禮進行曲的風格開頭,但柏格曼在《芬妮與亞歷山大》引用的,是中段鋪陳為輓歌式的第二主題,弦樂緩緩出現,鋼琴輕柔地伴隨著琶音,彷彿跟著四把弦樂器吟唱對話,用最甜美的方式唱出人世間的悲歡離合。

我認為偉大的柏格曼透過不朽的電影傑作,讓舒曼這段旋律永久地被抽取出來,標誌在「人間最美麗的音樂」的範疇。我推薦上世紀最偉大的鋼琴家李希特與鮑羅定弦樂四重奏的合作,你可以聽到最練達豁然的鋼琴聲,神遊融合在超然物外的弦樂聲裡,進而雙雙達致了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