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賀國際書展創五年來最佳成果

醒報編輯部 2024/02/26 17:40 點閱 1836 次
台灣的書展除了買書賣書,更受人重視的,是許多知名的作家、出版商還有文化人,會在書展期間舉辦各式各樣的簽書會、演講跟座談。(中央社)
台灣的書展除了買書賣書,更受人重視的,是許多知名的作家、出版商還有文化人,會在書展期間舉辦各式各樣的簽書會、演講跟座談。(中央社)

台灣的文化產業在華人社會已經越來越受到矚目,主要是台灣文化在華人圈,對比於中國的政治壓力來說,顯得更為寬容跟多元。這一屆書展被讚譽為近幾五年以來,人潮跟客源最多的一次。六天就引入了55萬人次,比去年更多了五萬人之多。
此次,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不得不承認,政府發放的文化幣,加入現場門票抵書錢的優惠都很不錯,出版社的業績更因此多了兩成以上,對於出版業者都是大利多。但是比起最高峰、疫情前的2019年,仍然有落差,文化業經營不易,切忌自高自滿。

名人效應可更加強

政治人物像是總統或是文化部相關官員,通常都會在書展時率先走入各個攤位選書,接著再公布自己所購的書單,一方面是帶動買氣,同時也是把自己感興趣的書籍介紹給大眾。雖然有些人批評這樣的作為,好像獨厚部分書店或出版業,但是整體來說,如果更多政治人物或是名人都能投入書展,依然是值得肯定的。也能讓更多不同的書店被看見。

如果只因為担心獨厚就禁止,反而是因噎廢食。台灣的出版業的確多元,怎麼讓更多不同背景的名人加入選書,主辦單位可以多發邀請,許多名人或是政治人物有意願參加書展,也能帶動書展的多元性。

台灣近來的文化產業的確蓬勃,不只書展在世界站穩腳步,另外像是金馬獎等國際獎項,也讓亞洲跟華語世界對台灣越加重視。相對於中美軍事的對峙,台灣雖然拼命增加軍事預算,要跟中國這樣的超級強國競爭,畢竟有心也難有力。

但是像是韓國所塑造的韓流一樣,韓國已經讓自己的文化力跟軟實力在世界發光發熱。台灣現在只是勝在多元,要想讓文化例如韓國一樣強勢,還是需要投入更多的投資跟重視,僅靠民間的力量,還是緩不濟急。

台灣文化勝在多元

台灣的書展除了買書賣書,更受人重視的,是許多知名的作家、出版商還有文化人,會在書展期間舉辦各式各樣的簽書會、演講跟座談。在一個虛擬化越來越普及的時代,能夠看到真人互動,才是真正的難能可貴。

更可喜的是,台灣的書展充斥各種立場,不同政見的作者也都能夠暢所欲言。如果書展的氛圍值得重視跟鼓勵,其實也提醒台灣政壇或是其他領域,也該理解,多元跟尊重,才是對台灣社會正向的發展。不可諱言,台灣的政壇對立跟互相的抹黑,反而扼殺了台灣彼此的創意跟尊重,書展的這種模範作用應該被擴大宣導。

閱讀並未過時

台灣國力來自全體國民力量的總和,閱讀所帶來的知識力,依然有著不可或缺的競爭力。或許現在閱讀的風氣已經被各式各樣的媒體給分散,但是如果看重閱讀所帶來的力量,政府就該借力使力,擴大書展的規模同時延長書展的影響力。知識所能帶來的力量,比起現在鋪天蓋地的政論口水,哪一個才是真正的內在力量?台灣的領袖應該要比一般人有更深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