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鳳來影》北國歸來不看雪(5-1)

胡幼鳳 / 前台北電影節總監、楊士琪紀念獎主委 2024/01/29 17:18 點閱 2368 次
赫爾辛基的烏斯佩斯基教堂。(作者提供)
赫爾辛基的烏斯佩斯基教堂。(作者提供)

1月中旬前往瑞典和芬蘭進行北國極光8 日之旅,出發時台北最低溫12度,在杜拜轉機再飛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兩段足足飛了16個小時又30分鐘,一到瑞典就面臨零下12度的低溫,在北極圈的芬蘭遇到負34度的極低溫,一路上經歷了攝氏46度的溫差。

失去追雪的興致

8天中運用了8種交通工具,體驗極地雪國追光,參加了豐富的雪上活動。返台時,正逢「霸王寒流」襲台,看到民眾紛紛上山追雪,我以前也像他們一樣熱衷追雪,但見識了北國的冰雪世界後,「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已完全失去追雪的興致。

我曾遊歷歐美亞非30國,極地「追光」一直在我未完成的人生願望清單Bucket list首位。八個月前,在旅展報名後,行前花了一兩個月準備各種防寒裝備,為了拍極光,花了一番功夫研究相機和手機拍攝極光的方法,最後決定捨棄重裝備,帶著三位寶貝女兒送我的iPhone15 Pro Max上路,沒想到手機拍照也讓我吃足苦頭。

極地洋蔥穿衣法

極地的戶外常是負20~負30度的酷寒,但室內和車上都維持25度的暖氣,洋蔥式穿法是唯一之道。


”AA”
極地的戶外常是負20~負30度的酷寒。(作者提供)

一上車就要脫掉長外套,一下車就全副武裝,戴上防寒觸屏手套、防寒的布口罩、圍巾、護耳襯絨毛帽,內著發熱衣、中穿輕羽絨衣、外罩羽絨長外套,發熱褲外罩防水雪褲,腳著厚襪穿雪靴還墊「暖足貼」,口袋裡隨時揣著暖暖包。

我的防寒幾乎無懈可擊,但經歷在白雪皚皚的北國極凍考驗後,發現最脆弱難忍的就是手機拍照時手的凍傷。

觸屏手套全失靈

我曾在台北時成功試過戴著觸屏手套使用手機拍照,但「千湖之國」的芬蘭一月份四處冰封已成雪國,原始森林覆蓋著層層白雪,河川、湖泊、海面都停靠著被凍結的船隻。

戶外溫度常在負25度以下,碰觸如冰般的手機屏幕,觸屏手套根本毫無功能。即便用貼式的暖暖包,貼在手機背面也無效,但凡要拍照,手指伸出手套3秒,就如遭利刃割指般刺痛的酷刑,口袋中原本發熱的暖暖包已變成一袋冷硬鐵砂,如果不及時找到烤火的地方,半小時內手指都凍僵難伸,因此每次拍照都要掙扎半天。

我們這些亞熱帶出生的南國小土豆,到了北歐,一面驚嘆於他們強韌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讚嘆他們在生存困難的嚴冬,發展出這麼多雪上活動成為觀光資源。


”AA”
港口的遊艇也被冰封在岸。(作者提供)

八種交通工具兩証書

八天有如「快閃」的極地北國之旅,八種交通工具包括飛機、遊覽車、遊輪、火車、雪地摩托車、馴鹿雪橇、哈士奇雪橇、破冰船,還領了兩張「到訪北極圈」和坐破冰船及海上冰泳的「証書」。

住的也很特別,八天中三天在搭飛機,幸好搭的是餐飲服務甚佳的阿聯酋航空,雖是經濟艙也不致於過於疲累,還飽覽顏值甚高的空服員。而五天的雪國遊程滿滿,體驗良多。其中有兩夜分別在遊輪和火車頭等艙,最後一夜則在極光玻璃屋守著星光月光等待極光。

遊輪夜,是由斯德哥爾摩搭乘高達12層樓的Silija交響樂號遊輪,夜渡波羅的海前往芬蘭的首府赫爾辛基。

船上的自助式晚餐,各式鮭魚和鯡魚料理、紅黑魚子醬、鵝肝醬吃到飽,紅白酒、啤酒、飲料喝到飽,讓愛吃海鮮的我大快朵頤。


”AA”
赫爾辛基街上的露天咖啡座 。(作者提供)

LV包不敵鯡魚罐頭誘惑

值得一提的是船上的鯡魚料理,醃鯡魚原是瑞典國民美食但臭名昭彰,被視為全世界最臭食物(日本人實驗其臭度遠勝我們的臭豆腐20倍),有航空公司就禁止攜鯡魚罐頭登機。
而船上的鯡魚料理,不僅有熟食,生醃的料有蒜味、番茄、黃芥末、檸檬、洋蔥和蒔蘿等七八種口味,我非逐臭之夫,但一嘗就愛上了。
後來到了赫爾辛基,當其他團員逛百貨公司買LV包時,我卻特意到超市蒐尋鯡魚罐頭,不過鯡魚罐頭的口味選擇不多,我買了一個番茄口味的,在前往聖誕老人村的火車上配泡麵吃。

絕美海上紅日照浮冰

遊輪橫渡波羅的海時,波平浪靜,旅客可以逛船上的免稅店購物、看秀或到酒吧喝一杯,相當悠閒。但夜色昏暗,由舷窗外望,只見船邊少許浮冰逐浪,冷冽燈光下有幾許陰森,甲板積雪甚滑,沿途風光難見。

吃早餐時,才看清楚海面上白色浮冰處處,近十點才日出,萬里霞光,雲彩千變,當一輪紅日躍出海平面映照著白色浮冰時,絕美景致令人摒息。

而進入赫爾辛基港口前,只見海上冰封的小島上,竟有美麗的房舍矗立,猶如遺世獨立的佳人立於水畔。


”AA”
海面上白色浮冰處處,近十點才日出,萬里霞光,雲彩千變,當一輪紅日躍出海平面映照著白色浮冰時,絕美景致令人摒息。(作者提供)

芬蘭名導阿基的冷調幽默

聯合國曾公布芬蘭因福利佳、人均所得高,一連六年蟬聯全球最幸福的國家,但也常有憂鬱症患者自殺的案例,據說有種無痛的幸福死,是喝醉酒在雪地酣眠凍死,因此芬蘭政府規定酒類可以高價賣但絕不可低價促銷。

而芬蘭人以「社恐」出名,人與人的社交距離至少要一公尺,這讓他們在COVID-19疫情期間成為歐洲感染率最低的國家。而市區不見摩天高樓,郊區更是隔了老遠才見一戶人家,芬蘭人既耐得住嚴寒,也耐得住寂寞。

我特別欣賞芬蘭名導阿基•郭利斯馬基得到柏林影展銀熊獎的《希望在世界另一端》,他獨特冷調的幽默與溫馨,展現了絕處逢生的豁達人生觀,也呈現了芬蘭人的民族性。

銜孫命拜訪聖誕老人

到芬蘭除了「追光」,我還銜命務必要把11歲外孫女和5歲外孫寫的信送給聖誕老公公。但搭火車到北極與聖誕老人會面卻發生了意外。欲知詳情,請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