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總統大選塵埃落定,民進黨再度勝選。面對未來四年民進黨持續的執政,儘管新政府於大選前公布國家發展方向,然而選後從媒體輿論的反映卻又發現,社會更加期待的是,與其從宏觀的角度闊論治理願景,不如以微觀的思維掌握民眾需求;尤其在通膨居高壓力下,希望將解決多數民眾長期的低薪,作為新政府的政策「起手式」。
「薪資倒退」現象
回顧八年之前,蔡總統於就職演說中表示,將會透過調整基本工資,積極促進企業提高加薪意願,藉此提高民眾所得水準。雖期間實質經常性薪資曾經突破多年橫亙在前門檻,但最近幾年卻又再呈「薪資倒退」現象;再者,加上過去兩年(2022與2023)通膨年增分別達到3.05%、2.91%,造成實質經常性薪資從2021年起轉為負成長之後,迄今持續未能擺脫負成長泥沼。
很顯然地,蔡政府透過拉抬基本工資、鼓勵企業加薪策略,並未協助民眾真正擺脫低薪瓶頸,特別是讓年輕族群長期陷入低薪困境。依據主計總處最新所公布的「人力運用調查」報告顯示,國內受雇員工平均每月收入未滿3萬元者達到184萬人、占比接近兩成,在面對通膨持續上揚下,無形之中造成民眾實質薪資所得縮水。
民眾無感人均所得3萬美元
也就是說,過去以來政府不斷透過各種管道廣宣指出,台灣經濟表現頗為亮麗,甚至在新冠疫情干擾期間中成長幅度領先亞太四條小龍,使得國民平均所得突破3萬美元,不但呈現超「韓」,而且正在逐漸追「日」。不過,多數民眾似乎對政府的廣宣「無感」。這些事實,從政府所公布的薪資相關統計數據變化中可以反映其端倪。
首先,依據主計總處「家庭收支調查報告」資料顯示,家戶所得比(五等分位)從2016年的6.08倍逐年增加為2022年的6.15倍,續創近12年新高。亦即說明,社會資產集中少數家庭、貧富懸殊更加惡化,並未改善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現象,讓弱勢家庭相對貧窮感。
其次,依據主計總處「勞務報酬占國內生產毛額(GDP)之比重」資料顯示,受雇人員勞務報酬占比從2016年的44.09%,逐年下降至2021年的43.03%,創下歷年最低;相對企業營業盈餘占比則是從35.06%,持續增加至36.53%,創下歷年最高。亦即說明,近年以來勞務報酬分配偏重企業、忽略勞工更加失衡,並未改善勞、資雙方共同公平分享格局,讓受雇族群相對剝奪感。
提出務實標本兼俱政策
無庸置疑,在現行資本主義制度下,社會資產朝向集中少數富裕家庭,已成為全球的發展趨勢。不過,我們擔憂的是,國內多數家庭收入來自薪資所得,若受僱人員陷入長期低薪泥沼,則代表一般家庭收入持續減少。
在此同時,我們不厭其煩陳述這些極易受到忽略現象,無不希望新政府在解決民眾長期低薪困境思維上,並非罔顧財政紀律採取撒幣補貼作法,而是應提出包括產業結構轉型、租稅制度改革、技職教育升級等方式解決低薪問題,讓社會降低對立,進而讓經濟減少障礙,此乃是新政府責無旁貸的任務。
亦即低薪現象如果不斷暈染,鄰國日本「失落30年」故事,屆時恐在台灣上演,其後續效應不容小覷。